第163章 盤問錢謙益(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微笑道:“如此說來,錢愛卿還是一個明白人!”
錢謙益謙虛道:“明白也不敢當,只是在陛下點撥之下,也不至於愚頑到底。”
朱由檢忽然臉色一沉,說道:“只是你雖然明白,品行卻不端。”
錢謙益原本以為自己這一番言辭,已經挽回在皇帝心目中的壞形象,度過一個難關。
沒想到皇帝說變臉就變臉,剛才還笑嘻嘻,轉瞬又要發難。
他心中抽緊,莫非當真要糾出錢千秋一案。只得硬著頭皮道:
“陛下,這是從何說起?”
朱由檢哼了一聲道:“你莫非真以為辛酉鄉試受錢千秋賄賂一案,朕不知道麼?你在朕面前還裝糊塗?”
錢謙益心知最大的麻煩來了,提起精神,一掃頹容,抬起頭,雙目炯炯說道:
“陛下,此事臣實在是冤枉!”
朱由檢冷笑道:
“又有什麼冤枉的?這錢千秋買通關節,故意將‘一朝平步上青天’這七字分別嵌入在每一篇試卷末尾,作為暗記。此是實情。而後你作為主考,也當真將他錄取為鄉試第四名。若說你不知其中關節,便有如此巧合麼?若是這錢千秋文字果能中舉,又何必花錢買通關節?”
錢謙益道:
“陛下,金保元、徐時敏兩無賴棍徒,假稱與主考親戚有交情,胡亂捏造出什麼‘一朝平步上青天’,不過藉此到處行騙,詐取錢財。這七字原本不過是爛熟舊話,里巷小人都知道是棍徒騙術。這錢千秋不過是一貧極窘迫之書呆子,不通世情,才上此惡當。兩浙三尺之童,聽說此事,也知其受人誆騙,視為笑談。”
“金保元、徐時敏二人到處行騙,廣撒漁網,總有一二愚生,墜入彀中。此二人先騙說只要立下欠銀二千兩的空券,便可將科考機密透露。待愚生上當立下字據後,科考出來,若是榜上無名,要責問這二人,金、徐非但不受責備,反而要挾說若不給些銀子,便要把此事宣揚出去。尋求作弊,輕則永遠革除科考資格,重責被官府治罪。所以上當者,權衡利弊,也往往忍氣吞聲,不敢張揚,甚至依舊給金、徐二人幾十兩乃至上百兩銀子。”
“金保元、徐時敏利用考生這等心理,行騙多時,被騙之人不中,也不敢張揚,向來沒有失手。只是恰好遇到錢千秋,這錢千秋學業文字本佳,只是多年不中後,心態窘急。這才上了金、徐二人之當。
“誰成想,錢千秋因為文章確實不錯,真的中了舉人。他的卷子是副主考審閱,先定為第二名。交到臣手裡複查時,下降成第四名。錢千秋中舉後得知是副主考先錄取,便也知道上當。加之他家貧寒,考前給金、徐二人立下契約,付銀二千兩,自然也不可能履行。金、徐上門,百般恐嚇之下,錢千秋不得已倉猝將女兒許配出去,得彩禮銀二百兩。”
朱由檢聽到這裡,冷笑道:“這錢千秋縱然文章可以,人品也委實卑劣。不說他妄圖舞弊,這為自己還債,將女兒配出去得銀二百兩,和賣女兒有何區別?”
錢謙益點頭道:“陛下說的是,錢千秋又去當鋪典當得銀一百兩,湊足了三百兩銀子,付給了金保元、徐時敏二人。這徐時敏倒是有就此罷手之意。那金保元卻貪得無厭,只收三百兩怎可罷休。因此爭鬧起來,此事便洩露出來,流傳到京城。錢千秋又到京城會試,臣當時聽聞此事,便傳錢千秋來詢問,果然屬實。當時便憤怒至極,上疏朝廷要求嚴查此事,懲處錢千秋。”
朱由檢聽到這裡笑道:
“這麼說來,錄取錢千秋的是你,第一個上疏要求查處錢千秋的也是你,錢先生是心中無鬼,才主動揭發此事,全然清白了。”
錢謙益一時分辨不出皇帝說這話是全然真誠,還是有所譏刺,但此事關係非淺,只得硬著頭皮道:
“事實便是如此,臣不敢有絲毫隱瞞!陛下試想,臣是何等人,何等身份,若果真要暗通關節,科考作弊,又豈會把關節透露給金保元、徐時敏這等無賴棍徒。這金保元為遊手道士,徐時敏乃是一訪拿書手,臣為區區小利,而把機密大事託付如此無賴,置自家性命前程於不顧,世上寧有如此之理。臣雖愚,也絕不至於此。”
朱由檢道:“這說得也是有理。不過如此淺顯之理,溫閣老也應該明白,為何他還要抓住此事對你猛攻?”
錢謙益苦笑道:“或者是臣以前在不知情時得罪過溫閣老,或者是如陛下說的溫閣老不過是討厭東林,覺得臣經歷的這案子,是一個可以攻擊的突破點。”
朱由檢道:“過去的事情也就過去,既然你說在此事中無辜,想來也真的無辜,。”
錢謙益聽了,感覺朱由檢的語氣真誠,不像反語,又抬頭,瞥了一眼朱由檢的表情,也確實是很真誠的樣子。
不由得長長吐出口氣:“陛下明察秋寒,臣多謝陛下信任。”
朱由檢說道:“既然如此,朕打算重用你,你可能擺脫東林羈絆?實心為朕辦事。”
錢謙益連忙道:
“陛下要用臣,那是臣的榮幸,莫大恩典,臣自當竭誠效力,豈會罔顧聖恩?”
朱由檢點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