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提議甚妙。臣提議不單可用筆畫,若草書時連筆速寫,原本多筆畫者,也可一筆而成。也可直接將草書時連筆選用一些簡明清晰,作為數符、元符”

朱由檢知道他這裡說的“元符”,應該是指代表未知數的符號。

當即表示同意。

其實朱由檢也考慮過是不是直接移植所謂阿拉伯數字符號,和拉丁字母用。

但既然自己打算讓這個時代的大明成為科技革命的策源地,那在基本的數學符號上,當然也應該保留中國印記,中國特色。

到後面,應該是讓西方人放棄他們常用的符號,為了學習中國更先進的數理知識,來統一使用中國的數學語言,數學符號才對。

這時王徵也提了一個建議:

“陛下,臣編撰《遠西奇器圖說》時,見這西洋書皆是自左至右,橫排而寫。我華夏書籍自不必效西洋之法。但這數學之書,若是橫排書寫,推演算式,卻有更多便利。不如以後這數學之書,都橫排而寫?”

朱由檢心想,自己沒說,王徵倒是先提出來了,笑道:“王先生這個建議也好得很,就是如此了。徐愛卿和李愛卿編修科舉用的數學課業之書,便可如此。”

創制數學符號,數學書面表達之事商議定後。

徐光啟、李之藻、王徵告退。

朱由檢又傳喚薄珏、宋應星到文華殿。

薄珏、宋應星、張溥、夏允彝、陳子龍、董應舉六人兩個月前都已經到了京城。

朱由檢也已經先後會見過這六人。

如今薄珏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學士,兼工部左侍郎,宋應星是翰林院格理分院學士,兼格致部右侍郎。陳子龍是翰林院國策分院學士,夏允彝是翰林院經史院學士。

張溥則被朱由檢派去出使常駐琉球國了,朱由檢打算讓他在琉球呆個二十年,未經許可,不得返回中土。不過允許他在那裡著書立說。

薄珏、宋應星進殿行過禮之後。

薄珏獻上他最新制造的一架嶄新的望遠鏡。

朱由檢接過來,放在眼前看。

比之那日鄧玉函給他看的望遠鏡更為精良,放大倍數也更大上許多。

這個望遠鏡兩端都是凸透鏡,應該算是開普勒式望遠鏡,比鄧玉函給自己看的伽利略望遠鏡更先進。

不過這是薄珏自己獨立琢磨研製出來的。

按時間算,此時在西方其實還沒有製作出這種型別望遠鏡。

朱由檢對薄珏製作的望遠鏡連聲讚歎。

隨即問道:“這遠鏡的玻璃可是京城工匠製作的。”

他知道在蘇州等地,製作各類光學鏡子的玻璃燒製工藝已經相當不錯,磨鏡拋光工藝更是發達

薄珏也正是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上,才能自己製作望遠鏡。

薄珏點頭,說道,自從上次陛下召見,說要在京師附近開採礦石,燒製玻璃之後,他就去順天府各州縣勘察。

昌平州就發現了不錯的石英礦,開採來足以燒製各類優質透明玻璃。

這望遠鏡所用玻璃就是在昌平州開採來的石英燒煉打磨而成。

朱由檢滿意地點頭。

這玻璃用途很廣,不僅是製作光學儀器和鏡子必須。

製作試管容器也不可缺少。

自然他不會透露用玻璃儀器做化學實驗之類。

按他對薄珏的瞭解,薄珏自己就能想到用玻璃製作出各類實驗儀器或容器。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