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曲國皇子親自來大玄的訊息在京城官員內部傳開,皇帝也準備明日上朝接見使臣議事。

第二日卯正時分,京城中各位從三品及以上的官員共三十餘人早早的趕到乾和殿。

劉予懷隨著皇帝從安清殿過來與大臣在殿前碰個面,皇帝便從正中間的臺階登上乾和殿,而大臣們則是從兩邊的臺階在皇帝身後隨著進入大殿,皇帝登上大殿坐上龍椅,諸位大臣站好位次,由劉總管喊道“上朝”。

大臣盡皆稽首齊呼曰“臣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謝皇上。”

皇上看了一眼劉予懷,劉總管便說道“今日上朝有三件事要議。一為烏曲國皇子來京一事;二為北方大澤新立一事;三為懷安太守意外身亡一事。”

諸位大臣聽到懷安太守意外身亡後不禁跟身邊的官員小聲交流,問問有沒有人得到具體訊息,或者提前知道些什麼。

“肅靜。”劉總管提醒到,然後等待官員們安靜下來。

“宣烏曲國皇子使臣進殿。”

烏曲國皇子與使臣本就在偏殿等候皇帝宣召,進殿後也行了個稽首禮。

起身後皇帝問道“朕昨日聽錢大人說,皇子在路上偶感風寒,今日可有好些。”

皇子聽後深揖一禮答道

“多謝皇上掛念,昨日在侍賓殿休息一夜已經好多了。”

“恩,好。今日回去讓鐘太醫去侍賓殿給你瞧瞧,免得還有什麼隱疾。”

“謝皇上。”皇子回道“烏曲國此次朝貢進獻白銀五十萬兩,寶馬千匹,香料萬斤,奇珍二十箱。”

諸位大臣聽到此次朝貢的數量跟金額都十分驚訝,又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因為這次的烏曲國進貢的東西是原來的五倍還多。

皇帝聽完並沒有說話,也沒有制止下面的大臣小聲議論,烏曲國皇子卻忍不住,繼續說道

“此次朝貢烏曲還有一事相求,還請大玄皇帝陛下助烏曲國一臂之力。”

“哦?烏曲國主可是遇到了什麼麻煩?”

皇子從懷中拿出一本淡黃色的奏摺,雙手舉過頭頂,說道“還請皇上過目。”

劉予懷從皇子手裡接過奏摺,又雙手承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完奏摺,隨意的放在一邊,笑著對皇子說道“朕觀烏曲皇子臉色尚有些蒼白,便先回侍賓殿休息吧。”

那位烏曲國皇子還想再說什麼,卻又不知道怎麼說,只好退出了大殿。

烏曲皇子走後,皇帝對諸位大臣說道

“烏曲國此次朝貢如此豐厚,諸位愛卿可知為何?”見下面沒人說話皇帝繼續說道“奏摺之中烏曲以雍州西北近千里土地換我大玄借兵十萬,諸位愛卿有何看法啊。”

兵部尚書鄭道說道“臣以為借兵一事可行,西北防軍本就有二十萬,我大玄建國三十餘年,國力強盛,周邊小國無一不稱臣納貢,而今國情穩定,軍制卻還是維持在建國之初,軍費開支甚大,借兵一可訓練軍隊,二可削減開支,三可開疆擴土對我大玄十分有利。”

皇帝這邊剛點了點頭,下面就有兩三個臣子站附議。

這時突然聽到有人說道“皇上,此事萬不可行呀。”

“哦?郭將軍有何看法。”

“皇上,烏曲國近年起勢迅速,不過一年時間就吞併了吐羅部與遂寧部,若不是現今狄祿部與兀月部結盟共抗烏曲,只怕兩年之內西域便能徹底統一了。烏曲前來借兵,無非是為了借我大玄之力攻下殘餘兩部一統西域,雖說許以土地,但雍州西北千里並無天險,是易攻難守之地,若我大玄真的借兵與他,今後便只能看著烏曲一家獨大,只怕日後恐生不臣之心啊皇上,借兵一事還請皇上三思。”

有些文官則認為郭將軍小題大做了,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西域而已,能翻起什麼大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