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玄雍州以西名為西域,自大玄建國之初便是常年亂戰,政權不斷交替變換,直至始元七年西域國土被六個相對強大的六部瓜分,這六部分別立國,大玄統稱他們為西域諸國。

西域六國之中的烏曲國與狄祿國因與大玄接壤而向大玄稱臣納貢,兩國與大玄貿易頻繁國力日漸強盛,至平武七年三月,西域又起戰事,不到一年六國只剩其三:烏曲國、狄祿國與兀月國。而其中又以烏曲國國力最為鼎盛,以一國之力佔據西域半數領土,水草鮮美,人壯馬肥,又佔據通往大玄的交通要道,另四國年年朝貢借道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平武八年初,另外兩國不願烏曲一家獨大,兩國結為盟友,共抗烏曲。烏曲雖國力強盛,但攻打結盟後的兩國還是有些困難的, 便有了向大玄國借兵的心思。

平武八年正月初七,烏曲國使臣車隊將要到達永安城。

中泰殿

此時的皇帝坐在中泰殿內單手扶額,大殿的地上還散落著數不清的奏摺,根據暗鷹剛才回報的訊息,所查的事毫無線索,帝劍如同憑空消失一般。皇帝卻說不出既然查不出要你們何用這種話來,因為暗鷹並不領取朝廷俸祿,只是與皇帝達成某種交易或者合作的關係,暗鷹內部人員無一不是化境高手,所以皇帝也放心把調查帝劍消失的任務交給他們,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個皇帝誰當都是一樣的。

這時劉予懷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皇上,鴻禮寺卿吳大人求見。”

皇帝這才回過神來,看著這大殿內滿地的奏摺,吩咐劉予懷讓下人儘快收拾乾淨,幾個小太監戰戰兢兢的收拾好散落在地的奏摺,便匆匆退出去了,生怕自己做的不對觸怒龍顏自己的腦袋就搬家了。

“讓吳川生進來。”皇帝看這大殿收拾乾淨後說道。

“是。”

劉予懷走出大殿通告,不一會兒一個鬍子花白的官員便走進了中泰殿。

“臣,鴻禮寺卿吳川生,拜見皇上。”吳川生向著皇帝深揖而下。

“吳卿平身。”皇帝說道“吳卿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稟皇上,烏曲國使臣今年前來朝貢,預計明日到達永安城。”

皇帝沒有表情的聽著吳川生說著,這幾天自己的心思都在尋找帝劍上,早已經把烏曲國朝貢一事拋在腦後,竟然明日就到永安了。

朝貢在之前的時候看來沒有什麼,但這幾天確是個非常時期,整個永安城處於一個封鎖的狀態,新任的戍京都尉守衛十分認真,不許人出城, 連進城之人的行囊貨物都一一檢查,十分仔細,畢竟誰也不想走上一任的老路不是。

吳川生站著不敢說話,等著皇帝吩咐。

往年這個時候,接待使臣都是直接由鴻禮寺與禮部官員去城外迎接,第二天朝會時使臣到乾和殿覲見皇上,商量些兩國之間的國事,朝貢禮品,皇帝再賞些金銀珠寶,大玄特產什麼的。使臣或在永安城中逗留幾天或直接由鴻禮寺送至城外離開。

誰知今年年初像是出了什麼大事一般,城門檢查突然嚴厲,傻子才信這事不是皇帝的授意。所以吳川生才來拜見皇帝,由皇帝定奪。

皇帝心想道:烏曲國使臣到永安的時間與前幾年來時的時間也都差不多,但今年卻是來的不是時候,是早有預謀還是隻是巧合?

皇帝略微沉思做出決定,向著吳川生吩咐道“既如此明日鴻禮寺與禮部派人出城迎接,不過此次出入京城的使臣要嚴格登記,他們出城時的物品也要仔細檢視,登記成冊後承予朕。”

“是”吳川生應了聲,只需要按照皇上的吩咐辦就好。

吳川生走後,皇帝的目光看向了掛在中泰殿的大玄全境圖,緊接著看向那圖上的西域,手指輕點著桌子。

翌日

烏曲國使臣車隊已經到達永安城外,吳川生與禮部侍郎錢偉在城外迎接。

(本書中鴻禮寺是禮部的下屬部門,分管外交與藩客。鴻禮寺卿是正四品官,禮部侍郎是正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