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禍根 第四章 朝會(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皇帝聽到郭將軍的“恐有不臣之心”時皇帝便覺得此事絕不可為,因為世間流傳著一句話“得帝劍者得天下,”他在害怕,如果帝劍真落到西域手裡,那自己這個位置就快坐到頭了。
諸位大臣看著龍椅上的皇帝沉思,沒有出聲,不一會皇帝便對著劉予懷說道
“擬旨。”
劉總管便準備草擬聖旨,退朝後再由皇帝或者文書房的先生書寫聖旨正文。
“烏曲國主德才兼備,善治善能,抱負不凡,賞黃金五萬兩,絹五萬匹,茶葉十萬斤。烏曲皇子秉節持重,竭智盡忠,封外安侯。”
“下一事,議北方大澤國新立一事。”劉總管說道。
下面大臣雖然嘰嘰喳喳的議論,但始終沒有人發表意見,皇帝掃視了一圈說道
“徐太尉,你來說說。”
站在大殿右側首位的徐太尉聽到皇上讓他發表意見,左跨一步揖禮道
“皇上,老臣以為,此之一事在大澤而不在我大玄。”
“徐太尉此言何意。”
“回皇上,大澤初立百廢待興,若我大玄此時出兵征討恐有不妥,其一師出無名,其二大澤士氣沖天此時招惹有弊無利,其三我軍以步兵見長而大澤精善騎兵,若出域征討非五倍之兵不可為。”
見皇帝點了點頭,徐太尉又繼續說道
“戰不可行,和亦不可行。大澤地處北方,民風彪悍,若給他時間修養生息,難免會生出野心。”
“那依太尉之言該當如何。”
“以不變應萬變。”
“哦?太尉仔細說說。”皇帝調整了下坐姿。
“大澤新立,若我大玄先去交涉難免落了下乘,依臣看可按兵不動,等大澤使臣先一步帶來國書或者盟約,兩國若能和平相處,對兩國都有利。若大澤真有那狼子野心不與我大玄修好,大玄便可藉機向冀州雍州屯兵,一來可以練兵震懾,二來大澤軍隊若真的攻打過來也可及時應對。”
“好好好,不愧是徐太尉,若以後誰再說你老了朕第一個不答應。”
皇帝說完,大殿下面的一個御史往下低了低頭。
“諸位愛卿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皇帝見下面沒人出聲看了劉予懷一眼。
“第三件事,議懷安城孫仲師意外身亡之事。”
“昨日懷安監察使與備吏司聯合上了道摺子,信鴿叼回未熄的柴木進而引燃屋後的鴿房,孫仲師一家三口在熟睡中身亡。”
“皇上,臣覺得此事蹊蹺,請皇上明察。 ”與孫仲師關係頗好的一位官員站出來說道。
“嗯。”皇帝只是輕嗯了下。
“皇上。”那官員還想說什麼便被皇帝中途打斷。
“好了,事以至此人死不能復生,此事朕自會派人調查,現在要議的是懷安太守空缺一事,諸位愛卿可有推薦的人選。”
孫仲師是太師一系的人,孫太守身亡,按理說應該是由太師一系的補上空缺,朝廷之中平衡的勢力才不會被打破,而此時的太師在大殿右側坐著呢,誰這時候也不敢亂說話。
“李相,你以為誰去合適。”
“臣推薦儲學監少監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