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完顏阿骨打強撐著身子的不適,在與穆栩會過面後,回到大營當天便一病不起,連續幾日噩夢不斷。

完顏吳乞買等人見此情況,哪裡還敢撤兵,只得下了死命令,一面讓巫醫為完顏阿骨打盡心診治,一面防備定襄軍來襲。

如此又過得五六日,完顏阿骨打忽然於一日深夜驚醒,謂左右道,“離開上京城多日,該回家去啦!”

眾人聽到這話,心中皆是咯噔一下,腦海升起不祥之感,又不忍心勸說,遂強忍悲痛連夜拔營東去。

路上,因完顏阿骨打的病情反覆無常,以及天降大雪,待金軍回到大定府時,已是次年一月。

這時的完顏阿骨打經過病痛折磨,人已然瘦成了皮包骨頭。

見英明神武的兄長成了這個模樣,卻依然要堅持起行,完顏吳乞買領著一干子侄,泣血拜道,“目下天寒地凍,兄不如在大定府駐蹕數日,待來年春天萬物復甦之際,再起駕不遲!”

完顏阿骨打拒絕道,“不可,朕怕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接著,他就閉上眼睛,又輕輕交代道,“你們且退下,傳朕旨意,明日還都。”

完顏吳乞買還想再勸,卻被身後的大定府守將,他的義母弟完顏闍母拉住,見其輕輕搖頭後,他心下長嘆一聲,只得率眾退下,依照完顏阿骨的吩咐行事。

接下來隊伍一路緊趕慢趕,可雪天道路難行,到底沒有趕回上京城。當隊伍行至長春州時,完顏阿骨打便出現了迴光返照之狀,他自己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當即就召了眾人前來囑託後事。

看著神情悲傷的兄弟子侄,文字武將,完顏阿骨打卻灑脫的反過來安慰眾人道,“朕這一生能帶我們女真人崛起,不再被契丹人壓迫,便已心滿意足、功德圓滿,沒什麼可遺憾的,眾卿無需難過。”

然後,他將完顏吳乞買叫至身前,輕聲叮囑道,“時至今日,耶律延禧已喪盡國土和臣民,逃去雲地避禍,遼國算是徹底滅亡,從此不用再放在心上。

南朝趙佶輕佻無狀,望之不似人君,早晚為冢中枯骨,實在不足為慮。西夏李乾順不過中人之姿,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亦不足為懼。

唯一可慮者,雲地穆栩也。此人年紀雖輕,但處事幹練,從其過往來看,既知人善用,又能把握天下大勢,怕會是咱們金國日後勁敵,不可不防也!”

講到這裡,完顏阿骨打已是氣息不暢,大聲咳嗽起來。

完顏吳乞買見狀,忙親自服侍完顏阿骨打喝了碗參湯,又輕撫其其背,好一會才讓其緩過勁來,繼續說道,

“可惜朕天不假年,如若不然,定要除去此人,為我金國免除後患,如今卻只能交給你了。你千萬記得,沒有將穆栩除去之前,萬不可大舉南下侵宋,否則必為此人做了嫁衣,切記,切記!”

完顏吳乞買雖覺得兄長有些小題大做,太過高看於穆栩,但為了讓兄長走的安心,他還是鄭重答應下來,表示自己一定銘記於心。

見此,完顏阿骨打終於洩了那口氣,覺得渾身疲憊,不由再次閉上眼睛,陷入昏迷之中。

當天夜裡,完顏阿骨打在睡夢中闔然長逝,為自己輝煌的一生劃上句號,享年五十有六。

《金史》是這樣評價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太祖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樂為用。金有天下百十有九年,太祖數年之間,算無遺策,兵無留行,底定大業,傳之子孫。

《金史》可不是女真人自家所修,而是後世蒙古人撰寫。

以蒙古人和女真人的仇恨,尚且能給完顏阿骨打這麼高的評價,通篇下來皆是讚美之言,可見其作為一代雄主,確實是實至名歸。

而隨著完顏阿骨打的去世,天下格局就此發生大變。

就拿金國政局來說,倘若完顏阿骨打在世,金國最終仍舊免不了會南下侵宋,但至少時間會推遲不少,也不會選擇在與宋朝尚有盟約的情況下,就悍然撕破臉皮。

可換成完顏吳乞買繼位則不然,雖有太祖臨終之語言猶在耳,可金國一眾高層貪婪的目光,還是死死盯向關內膏腴之地。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很簡單。

一來,完顏吳乞買並不將穆栩放在心上,也清楚自己這個皇位不能服眾,遂想著建立遠超兄長的功業,企圖以此來壓制國內反對之聲。

二來,以完顏宗翰兄弟為首的實力派,早就對繁華的中原之地垂涎欲滴,如今沒了其父的掣肘,頓時個個摩拳擦掌,準備帶兵南下大肆劫掠一番。

可以這麼講,把完顏阿骨打的遺言拋諸腦後,不是一個人的主意,而是整個金國高層集體的決議。

只能說強盜始終都是強盜,哪怕他們穿著再華麗的外衣,也掩飾不了其內心的貪婪和短視。

難道完顏阿骨打不想入主中原嗎?答桉當然是否定的,那其活著時為何不揮師南下,道理其實很簡單。

那是因為完顏阿骨打心心念唸的,是要將金國建成一個正規國家,所以他不願輕易背盟,生怕會影響金國的大國聲譽。

可惜他的一番苦心,卻並不被一眾兄弟子侄理解,在他屍骨未寒之際,這些人已經開始制訂南下侵宋的計劃。

而好死不死的,宋朝偏偏也給了金國出兵的藉口。

原來卻是童貫奉趙佶之令,二度北伐燕地時,雖汲取了前次教訓,選擇步步為營、穩紮穩打之策。

但由於宋朝連年用兵,更是幾次都以西軍為主力,使得這些人馬早就兵困馬乏,再加上朝廷又無故拖欠其軍餉,導致士兵皆無戰心。

如此一來,本該是推枯拉朽、一戰而定之事,卻被童貫生生打成了僵持戰,讓宋朝上下顏面盡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