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1章 關鍵是太后(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說:這類工匠、師傅做的是前人沒有做過的物事,就是在創新,推陳出新,創新型人才對於社會的變革作用非常大,比如農事種子的選育,一旦找出一種高產抗病的種子就能使田地的產量增加不少,叫人不餓肚子。
新工具省工省時,能讓布衣輕鬆的種地,甚至解放出一部分勞力幹其他的諸如鐵匠,泥瓦匠,木匠的營生,應當支援。
趙玉林建議在禮部的學事司裡面設定科技局,把科學技術這一類事務管起來,因為這些事情都涉及人才培養,大多數人也是來自學府,要推廣新的技術和新工具也需要透過學府。
趙飛燕馬上“嗯嗯”的頷首,叫工部和禮部商議,調集相關人員合併進入禮部的學事司,專司科學技術的推廣和創新。
她說:翠屏山和新市造出了大量的新式工具需要推廣,咱們務必把這事做實了,學事司可以先稽核一批專案,劃撥專款支援營造實踐。
馬靈跟著表態:轉運部可以預撥一百萬貫錢供各地新技術,新物事的創新。
範公馬上說大善吶,就拿一萬貫錢扶持一項新物事製造,一年可以扶持一百項,新宋定會有許多新奇物事製造出來。
趙玉林點點頭說:這就需要學事司做好本職,由專項官員稽核、查驗,不能叫咱們的銀子隨隨便便的白花了。
央金休息了,範鍾繼續代理吏部,提出在全國的鄉村推行議事會,讓議事會約束各級都保,總都保的權力。
諸公都是讚許,認為花溪村的議事會經過在溫江的實踐能很好的發揮集體議事的作用,杜絕鄉村被都保一人操控,成為一手遮天的土皇帝現象。
趙玉林卻提議還是一步步來,先在成都府路全面實行鄉村議事制度,繼續發現問題,總結經驗。形成完整成熟的鄉村議事會制度再向全國鋪開。
他說:一項制度好不好,不能簡單看到他的優點,還要找出存在的問題,否則全面鋪開後就會造成巨大的災難,等出了問題再去糾正就晚啦。吏部要不斷總結鄉村議事會的經驗和教訓,形成完整的議事制度再向全國推開。
眾人聽他如此慎重,也是頷首認可先在成都府路推行兩年,吏部可以就近指導,改正錯誤後再進一步推行。
都察院華嶽提議在全國開展一次州縣官僚作風的督察,新宋實行人人平等的共和制已經多年,咱們就好好看看還有沒有官員接受跪禮,還有沒有把自己當成縣太爺,官老爺的州縣官員。
若是百姓有舉報,查證屬實必須重處。
範鍾連連頷首,認為當和都察院聯合督察,禮部還要做一次新社會理念的大宣傳,糾正衙門的官老爺作風,讓人人平等,公道正派人人知曉,成為每個官員的行為準則。
這個提議非常好,趙玉林一邊喝茶一邊頷首。
趙飛燕笑盈盈的準了,叫華嶽牽頭,吏部派出專使下去督察。一個個路府過關。
苗貴向諸公通報本年度的傷殘復員退伍軍人數量,提議戶部做好安置,適當提高退役軍人的返鄉盤纏。
這是他們在商議軍情時定下的煙幕彈之一,要叫北方的草原帝國看到新宋在大肆遣返前方的老兵、傷兵,營造馬放南山的假象。
戶部尚書杜凡馬上表態全部接收,立即核實,保證返鄉軍人有房住。
馬靈兒看到三萬多人要返鄉,提議增加兩成的路費盤纏。
諸公都是頷首認可,那點兒銀子就是毛毛雨,這些士兵平安到家又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建設力量呢。
苗貴見諸公如此重視、支援軍隊建設開森了。告訴大家吐蕃路的王漢臣部年初平定了廊而客的叛亂,進一步穩定了新宋對那裡的統治,以後廊而客也能為咱新宋貢獻賦稅啦。
諸公聽得又是一陣歡喜。
趙玉林卻是覺得要歸化這些地方不是三年五年就成的,當真是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哦。
他給禮部提議,要大力選拔去西域的官員,儲備懂吐蕃語的人才,吐蕃需要的官員太多了。
眾人都是不住的頷首。
禮部尚書李梁稟報:從北方草原南歸的人員入住草堂書院後,書院已經沒有多餘的座位了。他提議升級翠屏山書院和漢中書院,認可這兩地書院的大學文憑和草堂等同,吏部一樣的任用拔擢。
這就是新宋學制的又一次重大變革了。
趙玉林頷首,認為從今以後不管是草堂的還是漢中、翠屏山的學子畢業,吏部在任用前都做一次審查考核,核實一下畢業學子的基本素質也是對各地書院教學質量的一次檢驗。
諸公當即頷首,認可趙玉林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