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1章 關鍵是太后(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車一路搖晃,下午早早的就到了清城山腳下,參議官安排了四頂轎子,皇后和皇妃看到修葺一新的石梯,還堅持要徒步上山。
皇后歡喜的對著皇妃說:這是自己要走路的哈,別到了山上又說累的腰都直不起啦。
兩個女人和侍女、近侍一起遊玩著來到祖師殿,整棟房屋當真是做了徹底修繕,遠看就像新修的呢,站在院子中央還能聞到淡淡的油漆香。
皇妃見護衛計程車兵和挑夫將所有的物事都搬了上來,歡喜啦,飛快的跑過去交代這箱放到東邊,那箱放到西邊,招呼著侍女張羅起來。
皇帝開森的對著他娘講:這裡果真涼爽,咱們就在此住到暑熱退了再回去。
一旁的參議官滿臉笑意的說:趙先生只管住下,一應所需交代下官辦了便是。
謝老太正要罵參議官放肆,皇帝已經在說:“善,大善吶。”
這時,皇妃開森的過來告訴他們,清城弟子為他們做一鍋白果燉雞呢,味兒真香。
皇帝早已聞到啦,笑哈哈的叫走起,嚐嚐去。
山下的建福宮住滿了臺鑒堂的各級主事,丁公已經曉得老皇帝住進祖師殿了。老頭子笑呵呵的對著諸公說:“大善,官家想通了便不勞我等費神啦。”
李中棉笑呵呵的自言自語:想通了就好啊,想通了諸公都省心啦。
喬閣老也是不住的頷首,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前朝的太后和官家理起來都是玉林小哥的長輩,不忍骨肉相殘。官家能放下是最好咯。
趙玉林此刻還在錦官城裡討論軍務呢。
火鳳凰回到成都後他不擔心京城的安危了,但是前線的軍報一天一變,連苗貴都著急了,要立即啟程去河東。
趙玉林覺得在河東大打實際上是和蒙軍死磕、硬碰硬不是最佳方略。
然而,順風司的軍報顯示,河東河北有幾股民軍都在尋找神威軍接洽歸順,苗貴認為有這些地方游擊隊的支援,可以打一仗,即使拿不下大同府也能奪取蒙軍的冶鐵中心大名府。
這就叫趙玉林心動啦。
新宋對蒙軍實施鋼鐵禁運之後效果已經初現,很多商人抬高價格收購新宋的廢舊刀具和爛鐵鍋鐵器,拿回去還能賣高價。
從這一點分析,蒙軍絕對是極度缺鐵,如果神威軍能奪取大名府,拿下草原帝國在中原的重要戰略物資中心,對蒙軍絕對是一個重大打擊。
不過,趙玉林擔心真定府的呼畢力傾力而戰,會大大增加賴傳芳集團奪取勝利的難度。
他叫苗貴將楊興運的東集團納入統籌謀劃,留下山東軍團和海上水師作為機動部隊監視河北路,積極籌備跨海作戰。
趙玉林回到家裡,見陳宸和央金挺著孕肚像兩隻小企鵝一樣躺在花廊下納涼,笑嘻嘻的過去陪著敘話。央金說她不是為了給飛燕做參謀,都要回保寧州啦,成都的夏天太悶熱了。
陳宸也在對著他吼:快些陪本宮去峨眉避暑,她要去找掌門女養胎啦。
他有些無奈的說事兒多著吶,再等等吧。
央金給他講:老皇帝自稱先生和謝老太去清城避暑是好事,回頭若是老皇帝真的認同咱們共和,願意老實做個順民,咱們就給他一個特級研究員的官帽,享受臺鑒長老的待遇,如何?
他笑笑說:這事兒歸吏部管轄,當然要聽吏部尚書的。
央金對著他撇嘴,吐出瓜子皮後說謝老太就算了,繼續領她的八十貫養老金,若是還要在大庭廣眾之下瞎逼逼,就連那點供養都給她扣下來。
趙玉林逗她了,給她豎起大拇指點贊,猛誇女人厲害,就這樣幹。
這些都是屁事兒,他相信央金做得好。
次日,中樞院召開議事會。
工部尚書裘公向諸公通報嘉陽寨和鐵路修造的進展情況,告訴大家自打全國上下興起鐵路火車修造捐款熱潮後,各地都在上奏摺要搞新奇物事的製作。
有的要做新農具加快耕田速度,有的要做新的打穀機節省勞力,有的要做腳踏車把水送到高處的旱地灌田,還有人要製造鐵衣飛鳥,載著人翱翔藍天。
工部提議,為各地路州縣下撥一筆奇巧工具製造經費,支援這類物事的營造。一旦造出來,對於新宋的發展大有妙用。
趙玉林很高興,能提出這樣的構想說明工部的官員在動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