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0章 本宮就不信(第1/2頁)
章節報錯
史兒子聽到謝老太左一個愛卿,又一個愛卿的禁不住老淚縱橫,抬起衣袖拭去眼淚叫謝太太打住,別再叫愛卿啦。
他哆嗦著告訴謝老太,如今他已不是新宋的臺鑒長老,更不是臨安朝廷的臣子。
史兒子痛哭流涕的給他們講,他被貶職啦,只是一個三級調研官員。
謝老太不解的看著史兒子問:為何?三級調研是個啥官職?
史兒子也沒整明白,總體上至少是連降四級啦,和臺鑒長老相隔天遠。這廝一番解釋之後太后才明白粘上覆闢都沒好處,像史兒子這樣的有功之臣都被貶為不入流的官員,還有誰敢嚷嚷要復辟為她這個報廢的太后和官家爭取權益。
謝老太心有不甘大罵趙飛燕和趙玉林憑啥就貶了史愛卿的官,可是咱大宋大大的功臣,隨即陷入沉思不語。
皇帝卻是竊喜,當年史兒子和他老爹與太后串通一氣把皇帝架空成了提線木偶,今日輪到史家人吃牢飯,史兒子成為廢人,真是報應吶。
史兒子不住的搖頭,奉勸太后年事已高,安心頤養天年最好。三少爺建立的國家機器極其強大,已經遠勝臨安朝廷。不要去整那些小動作,幻想著不會被趙玉林逮住是不可能的。
史某和趙玉林鬥了十多年,輸的口服心服。
他無奈的告訴太后,眼看著臺鑒堂的臺鑒長老和各室主任風風光光的坐著御用的馬車去清城山消夏,他這個三級調研官員就只能在家裡硬抗酷暑,心中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呢。
史兒子站起來打了個踉蹌,拱手告辭。
人都出了客廳的大門,謝老太這才醒轉,她瞪著皇帝咆哮:咋就不說兩句?皇帝就只會入定裝神嗎?
皇帝最近醉心於修習書法,脾氣好了許多。他反問太后:還能說啥?叫我去和玉林鬥嗎?
那可是飛燕的丈夫,我的賢婿。
為孃的不是已經挑明要還政,那廝也是明確告訴為孃的不要還幻想要拿回江山權柄。
宋室江山已經沒了,眼下是新宋國,實行共和體制的新宋國啦。
醒醒吧。
太后嚴重不服,用疑惑的眼光看著皇帝說:本宮就不信了,官家就不想再坐上九五大位?
皇帝的身子晃動一下說:想有何用,如今我是手裡沒兵,衣兜裡沒銀子,要想賞賜個封地騙人跟隨,新宋都早已將土地分給布衣啦。
最重要的是:新宋早已不興跪禮,官員和百姓都只跪父母,是個人都想頂天立地、昂首挺胸的活著,有誰還願意做軟骨頭長跪不起?
謝老太聽得漸漸沒了底氣,心有不甘的問他:我兒難道就甘心這樣活下去?這院子裡下人沒得幾個供使喚,清洗個茅房都要皇妃親自下手。天氣炎熱,汗流浹背,官家就不想去清城山避暑涼快?
皇帝被謝老太質問的反而笑了,質問太后:剛進來時院子裡本是有下人的,是誰叫都給弄走?
他認為做個平凡人不一定就那麼的難,皇帝隨即叫近侍請謝無悔過來。
謝無悔迅速進去問:趙叔有何吩咐?
皇帝笑呵呵的說:無悔啊,煩請去禮部傳個話,就說趙先生覺得花溪太熱,欲攜帶家人去清城消夏避暑,看看能否做下安排?
謝無悔先是一愣,馬上回答:這就去辦。
皇帝見謝無悔離去,對著謝老太說這兒也沒他的事了,起身又鑽進了書房。
謝老太看著踱步離開的皇帝直搖頭,就想不通自己這個兒子為何變得如此軟弱?
趙玉林正在兵部和鳳凰、苗貴他們商議軍紀監查,禮部尚書李梁帶著謝無悔急匆匆的來了。
李梁喝下一口水告訴他,前朝官家稱呼自己為先生,提出要攜家人去清城山避暑的要求了。
趙玉林看向謝無悔,無悔驚喜的告訴他:趙叔叫屬下轉告禮部:趙先生覺得花溪太熱,欲攜家人去清城山避暑,看看能否做下安排?
趙玉林當即楞了一下,沒想到這位當了幾十年皇帝的書法家自願稱先生了。
他稍微一思索,告訴李梁趙先生可是做過前朝皇帝的,還是飛燕國主的父親,咱們不能怠慢了。只要此人擁護共和,支援咱們人人平等的治國方略,禮部還是要為其提供足夠的方便。
只是,今日臺諫堂才去清城的建福宮,還有哪裡可以安置趙先生一家?
李梁馬上說:天師洞邊上的祖師殿剛做完修繕,那裡有房屋,正好夠用。
趙玉林點點頭,叫謝無悔到他的公事房取一貫龍井茶給趙先生送過去,告訴先生眼下只能如此,若是要住山下需過些日子。
謝無悔歡喜的馬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