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8章 沐浴也沒用(第2/2頁)
章節報錯
範鍾馬上說呼蘭夫人聰慧過人,花溪村的變革大有成效,做縣令屈才了,當留在錦官城加以重用。
諸公都是一片恭維之聲。
趙玉林解釋道:花溪要安置趙先生、謝婆婆這些從漠北迴來的人,再讓呼蘭留在那裡做事難免起瓜葛,他覺得不妥。涉及自己的女人,他必須提到桌面上來商議,認為放到邛州去,隔著一定的距離辦差比較妥當。
杜凡認為邛州隔著這裡上百里去了,火井的人氣哪有成都旺,不成。
餘街馬上接過去提議:調溫江的縣令到水部來做治水司副使,前任副使不是辭官了嘛,正好叫此人來補上。
這就給呼蘭騰挪出位子啦。
央金點點頭,認為呼蘭還在奶孩子,到溫江做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就定了下來。
趙玉林說:今後就讓阿倩夫人主持花溪的善後,待各項示範完善後交給村裡自行管理。
跟著,苗貴通報軍情。
眾人看到神威軍的人數不斷增加,軍餉、軍資和軍人的安置開銷像坐火箭似的直線上升都張大了嘴巴。
範鍾給諸公解釋:這些年咱力扛草原帝國,軍費開銷巨大。幸得馬靈尚書的精心打理,咱們新宋的財力還算支撐得過去,要擱在前朝,怕是早就敞開了的印錢啦。
諸公聽得忍不住笑了。
趙飛燕笑盈盈的問:看諸公都是面帶喜色,這是透過苗尚書的軍費開銷啦。她見諸公頷首,庚即對著苗貴說:準了。咱們神威軍的勇士一往無前的拼命殺敵,兵部的開銷花多少咱們都支援。
諸公又是搖頭晃腦的頷首,讚許。
輪到馬靈兒報告情況。她將工部和水部聯合草擬的鐵路修造方略介紹過後,認為當前對北方的戰事尚有許多不確定,不能將國家的財力用盡了,萬一前方打仗需要投入花銷,咱們拿不出來就會嚴重影響戰爭的程序。
馬靈講的很含蓄,道理卻是諸公都懂。
眼下確實沒有富餘的資金投去修造鐵路。
但是,趙玉林想到了後世的財務部的一招,那就是發行債券,發行國債。
國家沒的錢了,民間有錢呀,像玉石珠寶商曲家,他老丈人陳忠順這些商家、大戶人家有錢嘛。
他私下給馬靈提議:透過轉運部發行鐵路債券募集資金,可以將那些大戶人家存在銀行裡的死錢調動起來修造鐵路,咱們只需要花點利息就將這些銀子盤活了。
馬靈兒天生就是做生意的料,趙玉林一點就透。此時已經在侃侃而談,向諸公兜售她的鐵路建設債券了。
轉運部設計的鐵路債券有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可以是銀行團購,也可以是私人認購。一次發行兩千萬貫,認購起點就是伍仟貫。
趙玉林解釋為啥要如此高的認購起點,這是國家長期投資的債券,需要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來買。交易之後在合約期限內不能變現,若是有人急著要花錢就不好辦了。
央金認為這個辦法好,鐵路缺錢?咱們可以籌款,可以向銀行貸款,打仗要花錢就不能去找銀行貸款了,必須花出去。
眾人開始參詳鐵路債券了。
範鐘不無憂慮的問馬靈:前朝發行錢引就是官府向百姓借錢,天子下詔到期收回的。結果因為府庫長期空虛,官府的承諾和天子的詔書都成了空話廢話,咱們這樣做百姓願意嗎?
馬靈說:百姓肯定有疑慮,這就需要禮部的報紙做好宣傳,咱們不但要發行鐵路債券修路,還要發動百姓捐出一分一文支援修鐵路。
她認為,今後國家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發行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中長期債券是穩定募集資金的一種可靠方式。這樣可以不用放開印製錢幣,對朝廷的經濟不會造成重大影響。
趙玉林給大家講:修橋修路是積善行德的大好事,禮部將這件事情寫清楚、講透了籌集款項,肯定有不少仁義之士願意伸出援手,表達善心。咱們聚沙成塔,積少成多,肯定能成。
國家需要倡導、鼓勵百姓一起來幹大事。
如此商議再三,馬靈見不少人還有疑慮,將原來計劃募集三千萬貫的數額減下一半,終於一致透過。
趙飛燕給諸公解釋:其實若論眼下的財力,修造鐵路的銀子轉運部是拿得出來的。
然而,咱們必須未雨綢繆,探索道路修造的籌資渠道。國家要做的事兒越來越多,完全靠轉運部支出,府庫總有一天會枯竭的。
再有,咱們必須打消濫發紙幣的念頭,新宋國的錢幣為啥就是一張紙錢都是天下人爭著揣進衣兜的搶手錢幣?
就是因為咱們新宋國說到做到,沒有濫發紙幣,老百姓才將紙錢像銀幣一樣珍藏起來走遍天下的通用。
她讓諸公放心,在她的任期裡面絕不會下令濫發錢幣。
不僅如此,轉運部還要派出專使到各地州縣督查銀行的經營,堅決制止各地不顧財力呼叫銀行資金搞修造,絕不允許地方主管搞跨地方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