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怒火平息了,再去與孩子交流,然後算算賬,告訴孩子不該這樣做。

14、別為孩子挑食緊張

孩子不會讓自己餓死的,最好多給孩子的飲食來些花樣,少食多餐,哄孩子、強迫孩子吃飯是最糟的方法。檢討一下自己,你做的飯菜是不是很單調、很敷衍、很難吃?或者你買的零食太多了。

如果孩子有時間,大家一起動手,可能自己做的吃的更香。

15、先行動、後商量

當孩子惹禍時,先果斷採取行動制止,然後撂置一下,哪怕自己在心裡默默數到十,再“心平氣和”地與他交流此事。因為你在氣憤當中很難公允和理智,孩子同樣很容易出現狡辯與推責。

16、檢查孩子的書包

如果你發現孩子的書包裡放進了許多不該放的東西,先不要著急,聽聽孩子怎麼說,這對那些成長期不自覺的孩子很重要。孩子總是從不自覺變成自覺,再聽話的孩子也有叛逆時,所以作者還是支援父母要注意掌握孩子成長中的秘密。這些秘密你知道後,不可以作為馬上攻擊的彈藥,而是如何想辦法,讓孩子說出他的秘密,做好循循善誘。

但是如果把翻書包作為經常性的一項工作,那可是容易“傷自尊”,孩子會加倍小心,會把那些東西藏得更隱秘,還是偶爾抽查一次效果好。

(此條也包括孩子上鎖的抽屜)

17、備用藥品

你要指導孩子在家裡搞個小藥箱,把家裡每位親人的身體狀況,以及一些急救知識和營養知識告訴孩子,不僅教會他(她)以備急患之時,更重要是培養一種家庭責任與意識。

18、朝花夕拾

每個月都花上一兩個小時的時間,與孩子一起製作一個相簿,或者與他們一起整理製作小紀念品,把家庭的美好歲月濃縮成可讓以後重溫的物件。

這種生活的點點滴滴記錄,還有一種功能,讓孩子熱愛生活,注意積累,從小養成收集的習慣與興趣,逐步變成一種生活的愛好。

19、滋潤孩子的肌膚

孩子小的時候隨時隨地都備一瓶潤膚露,不時給孩子滋潤肌膚,按摩一下。

孩子長大了,可能有些不太習慣你還把他們當成孩子。但是私下裡的觸控與輕輕地摟一下,依然很重要,千萬別告訴我,你從孩子進入初中以後,再也沒有碰過他(她),所有的愛已經轉換成物質的形式,那有點糟,試著去補救一下,如果他(她)沒有拒絕,還行。

20、親密暱稱

給孩子起個小名,可以表達孩子的一個特點,暱稱可以反映你和孩子之間的獨特關係。暱稱多的孩子也是獲得寵愛多的孩子。

21、別讓你的愛有條件

你愛孩子,因為他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因為他是什麼“鋼琴神童”或是“數學天才”。別讓你愛的表達與分數、成績聯絡在一起,這樣會讓孩子戴上勢利的眼鏡去面對愛與關懷。千萬不要吝惜你的愛,應該讓孩子體會到,你的愛在任何情況下都和他在一起。

22、讀所有食品的標籤

對孩子吃的什麼東西應瞭解清楚,尤其當孩子有食物過敏史時,把關注食品安全和保質期形成習慣。

同樣,也要教育孩子,家中的長輩什麼東西能吃,什麼東西不能吃。

23、父母要協調一致

慈母嚴父沒有問題,但是父母兩個人一定要在教育重要問題上保持一致。

如果在對於孩子教育的某個環節中存在分歧,務必要交流、溝通、諮詢,直到達成共識。

父母自己也要明白,別的方面你可以佔上風,但在教育孩子方面必須要步調一致。

24、冒冒傻氣

家庭需要一種和諧的氛圍,比如蹦蹦跳跳、笑笑鬧鬧,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放肆一下,可以讓你們的心貼得更近。

25、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喜愛的大玩具

與其不斷地給孩子買新鮮玩具,不如自己多抽出一些時間陪他。你這個玩具又安全,又不含危險材料,可移動、發聲,可進行互動遊戲還暖乎乎的,又柔軟又安全,而且還可以練習“口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