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談:父母五十金律(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承接第十談)
26、將家庭團聚定期化
家庭的團聚很重要,直接灌輸的是親情與愛的凝聚。
要麼一週、要麼一個月一次,全家人在一起大聲朗讀一本書,看一場電影,或者一起到某個地方散步、爬山、游泳或者野餐。而不是你找各種理由,去擺脫這本來就是你的責任。
當一個家庭活動定期化後,它會成為孩子一生記憶中的珍寶。
27、把暴力傾向扼殺在萌芽裡
不要讓孩子使性子打你、罵你和呵斥你。哪怕你知道他生氣了或者有了挫折,你也要勸阻他(當然不能以暴制暴)。並告訴他:“你不可以打爸爸媽媽。”
孩子出現這種傾向,是一件很嚴重的事。從一開始就不能一笑了之,底線一旦破防,未來會有一連串的後果。
28、教孩子一些人生箴言或詩詞
這對孩子日後的思想啟蒙都有潛移默化的幫助。
現在很方便,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隨便上網找找都是。
29、別讓孩子老在你懷裡入睡
孩子困了,打著哈欠,喜歡把頭拱在媽媽的懷裡睡覺。
實際上這背後,更多的是撒嬌。
很多父母很享受孩子的依賴,錯啦,這時候把他放到床上,讓他自己學會安靜入睡,而不是一直抱到二十歲。
30、承認錯誤
對孩子說聲“對不起,是爸爸的錯,我把事情弄糟了”,這需要很大的勇氣。
但這是人和人交往的一部分。要讓孩子知道,敢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高尚的人格。在承認錯誤的同時,還要學會諒解別人的錯(即使是孩子)。
31、自我監督
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老師,你意識到了嗎?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孩子可能正在某個角落默默觀察你,並把你作為模仿的物件,千萬不要“誤已子弟”噢!(是否有一種被時刻監控的感覺呢。沒辦法,既然選擇為人父母,那你便給自己宣判了最甜蜜的無期徒刑。)
32、相信與信任
如果有些人給你提出的建議讓你不信任,你的直覺極有可能是對的。
所以你一定要在意,孩子也有這種直覺。
只有取得孩子的信任,他(她)才能相信你的每一個建議。否則他(她)寧肯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有的父母總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其實孩子並不信任你,可悲的是你還不知道。
33、避免惡性迴圈
如果孩子做了一件錯事,你說了100遍也不管用,那麼就別再給他第101次警告,不妨想一個辦法,使他改正得更容易些,更有趣味些。比如他總是把衣服亂扔在地上,那麼就釘一個適合他身高的衣鉤,並且做好榜樣,好奇的他一定不會讓你再一次失望。
34、允許孩子探險
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磕磕碰碰,或是把東西翻得亂七八糟,拆得一地都是,但這是孩子的學習捷徑,我想每一個父母都不會剝奪他們孩子“自學”的機會吧。
探險是比這更刺激的一步,絕大多數的父母不敢輕易讓孩子去嘗試,用防火牆物理隔離孩子的“獵奇”心,永遠不是一個好辦法,比如“抽菸”,男孩子是一定要試一下才知道。
35、叫醒孩子
叫醒孩子有時比等他自己起床要好。早晨叫他,中午他或許會比較容易睡個午覺;下午叫醒他,晚上他可以睡得更好。
喜歡睡到自然醒的孩子,恐怕在未來的生活上一團糟。
36、禁止孩子說壞話
怨恨、忌妒都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慢慢養成的。別在你的孩子面前尖刻地說別人的壞話,否則他長大了一定會愛背後議論和撥弄是非。
要幫孩子學會發現他人身上的優點,尊重他人的特長;學會體諒別人,而不是挑剔他人。
37、一起做菜一起當家
讓孩子一同決定買什麼和做什麼菜,可以的話,讓他給大廚打打下手,孩子的胃口說不定會更好,他對自己的勞動果實當然會倍感珍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