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便是將星羅國和大武國的貴族世家勢力分開。

根據他們各自擁有的領地,設新郡,設新縣,設新鎮。

對於一些傳承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十分強大的家族,更是設幾個新郡,讓他們的勢力,表面團結,但內部或許會因為,郡縣的不同,而開始產生分裂。

那些小貴族小世家,對於新設郡縣鎮,並沒有什麼意見,反而十分支援,因為這會讓他們感覺,自己的領地,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但是那些超級家族,就有些不樂意了。

不過,他們面對駐紮在附近的楚國大軍,再加上絕大部分貴族世家都同意了,又不得不同意。

所以楚雲這實施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在行政區域上,分裂貴族世家的相互團結。

過程因為楚國大軍的震懾,比較順利,算是一個好的開始。

而第二件事,則是修路。

要致富,先修路。

想要把星羅國和大武國,這兩個落後地區的經濟發展起來,必須修路。

只有那樣,才可以開設銀行,利用其掌控經濟命脈,實現對大武國和星羅國的真正控制,並且讓那些貴族世家,沒有經濟實力,興風作浪。

此外,也只有修路,才可以加快,星羅國或者大武國五大軍營之間的聯絡,形成一個牢籠,將裡面的貴族世家,完全控制住。

考慮到修路的重要性。

有人因此提出,直接在星羅國和大武國,修建水泥廠,然後用那些水泥廠生產的水泥,鋪設水泥路。

但是,很快就遭到了反對,他們覺得,水泥製造技術,非常重要,可以想辦法,把水泥賣給星羅國和大武國的貴族世家,賺他們的錢,削弱他們對經濟的掌控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快銀行的開設,加快楚國紙幣的推廣使用。

一時間,雙方爭論不休。

楚雲經過一番思考之後,放棄了利用水泥製造技術,賺星羅國和大武國貴族世家錢的想法。

他覺得,如果從楚國境內,把水泥運到星羅國和大武國去鋪設水泥路,效率太慢了。

而水泥路一日沒有鋪設完成,星羅國和大武國境內的五大楚軍營地之間的聯絡,就一日難以得到加強。

並且,只有儘快完成水泥路鋪設,改善星羅國和大武國境內的交通,才可以促進物資流通,才可以更好的利用楚國其他物資,賺取那些貴族民家的錢,開設銀行,掌控經濟。

不能因小利而失大利。

其實,還有一點,楚雲沒有說出來。

那就是水泥廠,汙染嚴重,使用的礦石,也是不可再生資源,不能只在一個地方,生產製造水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