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楚國的計劃(第1/2頁)
章節報錯
楚國不費一兵一卒,便是完成了統一天下,而且國土面積,比之前的大武帝國更加寬闊,國力也更加強盛。
不過,天子楚雲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
因為他知道,星羅國一開始是沒有打算投降的,是大武國在背後指點教唆。
一切都是一場陽謀。
但大武國,沒有想到,他會接受星羅國的投降。
然後大武國為了,不讓楚國接受星羅國的投降,和星羅國商量好,同時向楚國投降。
他們以為,楚國肯定不會同時接受,他們的投降。
沒想到,楚國竟然接受了。
星羅國和大武國,就這樣不復存在,兩國天子,也受不了亡國之君的罵名,選擇自殺而亡。
所以,楚雲非常清楚。
無論是大武國,還是星羅國,他們的貴族世家,選擇投降,都是無奈之舉。
或者說,他們已經做好了向楚國投降的打算,為投降後的計劃,做好了各種準備。
否則,他們也不會在談判投降條件時,全力爭取各種利益,讓整個談判,進行了足足七天之久。
所以為了避免,他們成功實施他們的計劃,興風作浪。
一定要制訂一套完善細緻的計劃,阻止他們,讓他們翻不起風,興不起浪。
因此,楚雲回到楚國皇城,剛休息一天,便不再讓太子和楚文才監國,自己親自上朝,主持大局。
回來後,第一次上朝,楚雲就開門見山地說道:「今天,以及之後的一段時間,朝堂上主要議論的事情,就是如何治理新增的大武國和星羅國國土,防止這兩國的貴族世家,捲土重來。」
「下面,我們就討論,我們治理這兩個地方,需要做什麼,然後討論出最先需要做什麼,接著需要做什麼,每一步的計劃,最後再製出詳細計劃去執行。」
眾臣看到楚雲神情嚴肅,馬上就很認真地思考起來,相互討論,該如何治理大武國和星羅國,討論出不錯的建議,就站出來彙報給楚雲,然後和眾臣一起商討。
經過連續二十天的討論,楚國最終確定了,治理大武國和星羅國的計劃。
首先,當然是落實,二十萬大軍入駐星羅國,和二十萬大軍入駐大武國的事情。
在他們討論的這二十天時間裡,楚國的四十萬大軍,也是已經完成了駐紮,並分別在星羅國和大武國,建立了五個軍營,每個軍營四萬人。
當然,每個軍營佔據的地理位置,都非常重要,幾乎都是易守難攻之地。
而且五個軍營,不僅覆蓋了星羅國或者大武國全境,相互之間的距離,又不會太遠,可以儘可能快速地相互支援。
同時,每個軍營的位置,還都建在超級大家族的附近,達到震懾他們的作用。
待四十萬大軍,完成駐紮,建立起軍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