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哈哈,太好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就這樣,為了在星羅國和大武國境內修路,楚國分別在兩國,找了幾處,靠近楚***營,有河又有礦石的地方,修建水泥廠。
工人和匠人,就從星羅國和大武國的百姓裡面招,按照楚國的制度,管一日三餐,管住房,管衣穿,保證吃得飽,穿得暖,不怕寒冬又冷又餓。
這對於星羅國和大武國的百姓,尤其是剛剛經歷過連連戰苦的星羅國百姓,簡直都是做夢都想要得到的生活。
他們自然是紛紛響應號召,加入水泥廠,成為水泥廠的工人或者匠人,參與到水泥廠的建設和生產水泥的工作中。
這就使得星羅國和大武國的貴族世家,各自領地的百姓,都不替他們種地了。
他們很不爽。
想要反抗。
想要毀掉水泥廠。
可面對距離水泥廠不遠的楚***營。
他們又不敢輕舉妄動。
他們紛紛向楚雲寫了飛鴿傳書,表示抗議,說水泥廠工人的待遇太好了,他們的子民,都跑去水泥廠了。
並且,他們還給出理由說,如果百姓都去水泥廠工作了,誰來種糧食,沒有糧食,他們又如何繳納賦稅?
楚雲看了,本不想回復他們。
因為楚國制度的其中一個計劃,就是一步步讓大武國和星羅國的百姓,看到楚國百姓的幸福生活,不想再做那些貴族世家的子民,讓他們無人可用。
但想到,這樣做,會快速地激化,貴族世家和平民百姓之間的矛盾,導致爆發戰爭。
即使有楚國大軍可以鎮壓,卻也會因此死太多人。
最重要的是,一旦有一處戰爭爆發,其他貴族世家,就會覺得楚國想要滅亡他們,紛紛聯手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帶來巨大的破壞力。
畢竟楚國針對貴族世家的計劃,才剛剛開始,那些貴族世家,相互之間,還比較團結。
所以楚雲把這個問題,帶到了朝堂上,和眾臣商議。
一番商議,最後黃太一給出了最好的建議。
就是回覆各大貴族世家,楚國會在春耕和秋收的時候,派出耕地機大隊,收割機大隊,幫助他們。
到時候,他們只需要支付更多的賦稅,作為報酬。
這樣的話,既沒有耽擱他們春耕和秋收,又增加了賦稅,降低了他們的收入,提高了楚國的收入,以及對經濟的掌控權。
楚雲便是按黃太一的建議,回覆了各大貴族世家。
並告訴他們,水泥廠的工人和匠人,主要是青壯年勞動力,他們的家人,依然是貴族世家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