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都是他們自找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現在算是顧轍的新產品要冷啟動,而馬老闆又要維護他的情緒,他就趁機要點籌碼,讓馬老闆的地推團隊客串一下天元光學的電話銷售,僅此而已。
想清楚其中利弊之後,馬老闆覺得顧轍要的也不多,就爽快答應了。
兩人又意思意思喝了兩杯,起身走人。
……
離開馬老闆的地盤後,跟著顧轍一起來的陸幽幽不由有些不爽,總覺得未婚夫還是吃虧了:
“要我說,既然淘寶既能給我們宣傳資源,也能給海昌宣傳資源,那以後我們也一不做二不休,等哪天國內有其他電商品臺崛起了,我們也去那些平臺上開店,別專注於一個平臺了,反正大家都是雙向選擇。”
顧轍摟了摟未婚妻的腰肢,語氣平靜地說:“當然,這本來就是我們的合法權益。不過我估計,未來兩三年裡,怕是都看不到淘寶的競爭者出現。
所以,暫時沒必要意氣用事,再說馬老闆不是都讓我認購了3%股權了麼。到時候再從長計議吧,目前來說,是我們更需要電商的渠道。”
顧轍在這一點上非常清醒,因為他做的生意,其實就有點類似於後世小米的生意——
小米雷老闆做的一切生意,都不是什麼“發明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產品”模式。而是“把已有的東西做便宜”。
這種生意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自己去開拓市場、讓“原本不用某種產品的消費者,轉化為用某種產品的消費者”。
因為要轉化使用者習慣,就肯定要深入線下、渠道下沉、一個個人對人盯防轉化。純網上空軍路線是做不到的,至少轉化效率很低下。
而對於一個前人已經幫你轉化好、形成使用者習慣的市場,你只要把成本殺破地板價,直接就能屠殺級搶奪走客戶,然後讓業內的經銷商集體倒戈,搶著來幫你一起賣。
顧轍的長處和短處也是如此,培養使用者習慣的事情,他一輩子都做不了,這一點他非常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只做成熟行業+成本殺手+電商空軍鋪貨。
歷史上雷老闆數年後的成功模式經驗,顧轍幾乎可以全盤抄過來。
……
清楚了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不貪。後續的一切操作,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顧轍特地多等了兩天,先等海昌的透明鏡片在淘寶上鋪貨鋪開、定價策略全部摸清之後,他才讓朱怡婷那邊,把天元光學的美瞳鏡片也跟著上線。
而且,天元光學的定價策略還非常雞賊,特地選擇了讓自家的美瞳賣得跟海昌的透明鏡片一個價格。
海昌的透明鏡片是50塊一副,天元的美瞳也定50塊一副。
海昌那邊上線後第二天補上了一條滿減打折、一次性購買50副以上的,可以打折到45元、一次性購買200副以上的,打折到42元。天元光學這邊也都照抄。
這擺明了就是告訴海昌的人:你們在純透明鏡片領域價格戰打到什麼程度,咱就在美瞳領域把折扣打到什麼程度,你們撐得住咱就撐得住。
而與此同時,海昌的美瞳鏡片,如今還屬於比較昂貴的“高精尖奢侈品”,哪怕肯打價格戰,至少也要賣兩百多塊錢——
還別覺得貴,因為美瞳這玩意兒的售價,本來就是隨著時代有巨大落差的。後世美瞳便宜(現在2022年,淘寶上搜零售價一般70~100,有品牌的,月拋。所以03年月拋的經銷商出廠價都要200多是完全正常合理的),那是因為後世技術成熟了,有不怕離心甩不勻顏色的新材料。
而03年美瞳絕對還算高階貨,沒有顧轍的技術,成本是非常高的。生產時的不良率也很高,一旦矽水凝膠中的染色劑分佈不均勻,就得報廢。
這樣攤下來,才導致良品售價必須高,不然抹不平不良品的報廢成本。
天元光學鋪貨完成後,馬老闆那邊倒也信守諾言,一方面給天元光學的美瞳最多的廣告位,
一邊出動所謂的“地推鐵軍”一個個給他們有聯絡方式的國內眼鏡行業經銷商打電話,人肉通知他們天元光學上線了超便宜的美瞳鏡片,歡迎進貨。
廣大經銷商剛接到這些電話時,倒也不生氣,雖然被騷擾了,但畢竟是提供了有用的商業資訊。
他們上網查了一下價格,也都覺得很划算,先稍微進幾副賣賣看再說。
不過,敢第一時間進很多的經銷商,倒是極為罕見。誰讓03年美瞳的概念還沒推廣,市場容量很小呢。
之前進貨都要二百多了,零售端出去至少三四百,那麼貴的價格,買得下手的女生還真不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