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軍備與科技方面的投入,孫紹還親自組建了一隻少年近衛軍,這是一支一個曲部兩百人的建制軍隊,由孫紹親自從各軍推薦、長沙學院以及新民地區挑選的十的少年組成,由孫紹親自統領。

還有之前提到的軍隊伙食的改善,隨著長沙官府財政爆發式的增長,長沙軍隊的伙食也進一步得到提高,現在長沙軍即便不是戰時,也能確保一日三餐。

至於肉食方面孫紹並沒有再提高,並不是現在的長沙沒有這個財力,而是孫紹有意為之。

畢竟現在長沙不過一萬精兵,要讓他們餐餐有肉不難,但以後軍隊擴張之後,要保證十萬甚至幾十萬計程車卒餐餐有肉,那負擔可就太大了。

不過即便如此,孫紹還是增加了預防夜盲症的肝臟等食物的供應。

除了自身長沙軍力的發展,孫紹也格外關注荊州的戰事,當他得到張飛奇襲宛城,最終與曹仁兩敗俱傷,張飛身受重傷生死不明,周倉戰死宛城的訊息的時候竟然有些心慌意亂。

孫紹已經很久沒有這種心慌意亂的感覺了,他之前的自信大多

來自於對歷史的預知,如今的心慌這是來自於對歷史的未知。

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都沒有出現過張飛戰宛城,周倉戰死的記載,這說明歷史已經發生改變了,那麼之後的赤壁之戰還會發生嗎,赤壁之戰的結果還會如同歷史上一樣嗎?

還有徐庶神出鬼沒的計策,雖然戰後透過情報分析,孫紹也能領會到徐庶每一步的戰略意圖,當時這畢竟是馬後炮,以結果推理過程。

如果自己是曹仁,面對徐庶這樣神鬼莫測的用兵之法,自己能夠做得比曹仁好嗎?

孫紹心中沒底,而且他手下的蔣琬、馬良也沒有信心能夠抵擋徐庶的攻擊,這還只是徐庶,自己以後要面對的還有諸葛亮、曹操、司馬懿等等。

孫紹突然感覺很迫切的需要一個像徐庶、諸葛亮、郭嘉、荀攸或者賈詡那樣精通謀略、洞悉人心的軍師輔佐。

沒過幾日,孫紹又收到了華成的來信,華成在信中說他已經知道張飛重傷的事情,為了報答趙雲授業之恩,同時向趙雲請教統領訓練騎兵的方法,他決定去幫助趙雲,以客將的身份與趙雲一同作戰,由於事出緊急,他來不及先請示,讓孫紹等他回來之後再治他先斬後奏之罪。

華成重情重義的性格孫紹知之甚深,他做這樣的決定也在情理之中,孫紹擔心的是華成的安危,不過想到是跟趙雲一起,他便放心不少。

趙雲不僅武藝超絕,更是這時候不拋棄不放棄最好的代言人,無論是長坂坡七進七出救出糜夫人與阿斗,還是後來截江救阿斗,到後面漢中之戰三進三出救下部將張著,箕谷退兵親自斷後全軍毫髮無傷,種種事蹟都表明跟著趙雲的不拋棄不放棄。

而且從華成之前的來信,不僅趙雲對華成傾囊相授,劉、關、張三兄弟甚至劉備帳下其他文武對華成都不錯,華成雖然不至於因此轉投劉備,但劉備也著實有恩於華成。

現在讓華成去還了這份恩情也好,以免以後與劉備刀兵相見,華成束手束腳。

孫紹沒有回信給華成,他知道華成已經做了決定,現在肯定已經趕往劉備大營了,再寫信送過去華成也不會收到了,如果信件落入劉備手中,將自己暴露出來反而不美。

孫權同樣十分關心荊北的戰事,去年年底劉備的心腹幕僚簡雍來到江東,雖然沒有明說,卻也暗示了聯手抗曹的意思。

孫權和魯肅一致認為劉備屢戰屢敗,兵微將寡,根本不配與孫權作為同一級別的盟友,簡雍離開的時候曾經私下與魯肅說,天下即將為新野劉備軍的戰力而震驚。

魯肅當時也不過以為是簡雍放出的狠話,沒想到年初春寒剛退,新野果然就動兵了。

劉備兵發襄陽的時候孫權還感覺沒什麼,甚至準備命令周瑜趁著荊北內亂相機行事,不過隨著後續戰報的傳來,孫權也不得不佩服劉備的膽識。

新野不過彈丸之地,劉備手下只有區區一萬精兵,他們面對的可是曹操,擁有數州之地,帶甲數十萬的曹操。

即便是孫權坐擁江東六郡,雖然有意與曹操相抗,但也不敢輕動虎鬚,如果曹操不想要吞併江東,孫權絕對不會主動去招惹曹操。

可劉備就真的敢,幾年前劉備北伐,震動許都,如今劉備再次北伐,並且一戰就掃清了宛城以南的幾個縣城,直接消滅了曹仁布置在淯陽精兵,甚至還差一點奪下了宛城。

雖然宛城沒有奪下來,但此次行動卻重創了宛城太守曹仁,據說曹仁傷勢極重,至少需要修養七八個月才能重返戰場。

宛城之戰的訊息傳到襄陽,蔡瑁又驚又喜,驚得是劉備竟然真的敢硬撼曹仁,喜的是徐庶把那些計策用到了曹仁的身上,而不是自己。

蔡瑁很慶幸當日劉備軍分兵伐木沒有出

城去追,否則萬一張飛偷偷摸摸潛入襄陽,那他們可未必頂得住。

文聘卻是終於想明白了之前一直想不通的事情,原來劉備當日伐木、增兵等等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真實目的是引牛金入甕。

文聘也不得不為徐庶一系列計策喝彩,不過此時劉備軍新敗,其北伐的意圖也已經明瞭,相信許都的荀彧絕對不會坐視不理,文聘建議蔡瑁整軍備戰,等到荀彧派出的大軍南下,襄陽便趁機進兵,南北夾擊劉備。

文聘的請求蔡瑁含糊其辭,他並沒有與劉備血戰的打算,在他看來儲存實力才是第一要務,只有自己實力夠強,以後才能在曹操陣營中有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