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齊心共抗曹(第2/2頁)
章節報錯
至於魯肅,他勸說孫權只用一句話:“江東人人皆可降曹,唯獨將軍不可。他人降曹,仍不失州郡之位。將軍如今南面稱孤,一旦降曹,則受制於人矣,且將軍不見劉琮之事乎?”
話已至此,無論是於情於理,或是為名為利,孫權都沒有降曹之理,自此孫權抗曹之心堅定,決定起兵抗曹。
孫權雖然在殺伐決斷上並不出色,但他最擅長的卻是權衡各方,穩定人心。
此番孫權決意死戰,周瑜和魯肅都建議不可重用有降曹意願的江東世家,但孫權卻並不這樣認為,他認為江東必為一體,否則人心不齊,難以破曹。
孫權先令人請來老夫人吳國太,然後讓人去請張昭、張紘過府議事。
張昭、張紘、陸績、朱治來到孫權府上。
,才發現孫權說是議事,實際上卻是設宴宴請諸人,並且坐在主位上的也不是孫權,而是吳國太。
張昭、張紘見到吳國太面露異色,急忙見禮。
吳國太卻是讓二人不必多禮,說今晚不過是家宴,要跟二張說些陳年舊事,張昭、張紘雖然不明就裡,也只是陪笑著與吳國太說著些陳年舊事。
吳國太動容道:“子布啊,當年你避居彭城,我兒孫策親自上門請你出山,自此以後,無論何時,你均為江東文官之首,與公瑾同為我兒臂膀。一路上篳路藍縷,幾經生死,能夠打下江東基業殊為不易。江東的基業,是孫氏的基業,又何嘗不是子布你的心血澆築啊!”
吳國太說完這些,又絮絮叨叨說起當初張昭與孫策君臣相得的點點滴滴,張昭回憶往昔,也是動情不已。
吳國太說完這些,又感慨道:“想當年伯符初平江東,世族多有掣肘,伯符以雷霆手段鎮壓各家,其餘文臣皆惶然失措,勸伯符向世家服軟,與世家合作。唯有子布認為江東初定,百廢待興,時不我待,支援伯符掃清一切障礙。子布之剛烈,世所罕見也!”
張昭回憶起往日崢嶸歲月,撫須長嘆,這時候吳國太卻忽然厲聲道:“彼時剛膽不屈的張子布,如今安在?”
吳國太忽然變臉,張昭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撫須的手一下未能控制力道,拔下幾根白鬚,吳國太卻又繼續厲聲問道:“張子布,伯符臨終囑託,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伯符將江東基業託付你與周瑜,子布也曾立下誓言,為保江東不惜粉身碎骨。如今子布何出降曹之言,莫非忘了昔日之誓言乎?”
張昭聞言直接冷汗岑岑而下,起身避席掩面道:“張昭慚愧!”
張紘與張昭向來共同進退,吳國太之言雖然直指張昭,又何嘗不是在說張紘,張紘此時也坐不住,起身離席滿面羞愧。
吳國太疾言厲色一番呵斥,自己一口氣沒續上來,發出一陣咳嗽,咳嗽完也沒了剛才的憤怒,掩面抽泣道:“可惜伯符早去,伯符若在,安敢有人妄議降曹?”
此前一言不發的孫權這才慌忙一邊輕輕拍著吳國太背為她順氣,一邊勸道:“母親勿惱。我知二老亦非決議降曹,二老為文官首腦,那些世族群情洶湧,裹挾民意,二老為了穩定江東局勢,自然難拂眾意。”
張昭與張紘雖然都姓張,卻不是江東四大家族之首張氏的人,他們都是徐州人,雖然貴為文官之首,對四大家族掣肘之力卻往往無可奈何,只能想方設法將江東利益與世家利益捆綁起來,如此政令方能暢通無阻。
多年以來平衡妥協委曲求全,二張使得孫氏和江東世家利益方向大致相同,這才有了江東數年來的平穩發展,但二人妥協求全的次數多了,也沒有了當初正面硬撼世家的勇氣,這才被江東世家裹挾,成了降曹派的旗幟。
二張被吳國太一番話說得無地自容,孫權恰到好處的為其說話,讓吳國太面色好轉許多,將信將疑的問道:“果真如此?”
張昭拱手道:“確實如此!”
孫權插口道:“我就知道二老必不負江東!此番對抗曹軍,江東必須眾志成城,方能克敵制勝,如今諸將皆願死戰。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籌集物資,轉運糧草,茲事體大,非德高望重,能力非凡者不能勝任,我遍觀江東,唯有二老能夠擔此重任,不知二老可願為我分憂?”
張昭、張紘對視一眼,張昭感慨道:“主公不計前嫌,昭豈敢再負主公信任?我二人必竭盡全力,保障前線將軍錢糧不缺。若有閃失,甘受軍法!”
搞定了二張,孫權起身送走吳國太往後堂休息,並令人去請朱治和陸績。
朱治和陸績分別是朱氏和陸氏的族長,朱治是跟隨孫堅一起的三朝老臣,雖然也是江東世家,但與孫氏的關係無疑比其他三家深厚許多。
。@*~~
朱治為江東老將,其外甥朱然如今更是孫權最為看重的青年才俊之一,是以朱氏雖然目前不如張氏和顧氏,但等年輕一輩成長起來,只要江東還是孫氏天下,朱氏必定水漲船高,超過張氏、顧氏也非不可能。
陸氏則與朱氏相反,陸氏與孫氏曾有血仇,如今陸氏人才不興,為四大世家之末,其本身就是靠著孫氏不計前嫌方能立足,離開了張氏和顧氏的,單獨的陸氏根本不敢對孫權的決議說半個不字。
孫權先是與朱然一起說服了朱治改弦更張,然後與二張、朱治一起詢問陸績主張,陸績自然不敢再言降曹,隨之表示支援抗曹。
孫權同樣好言安撫,承諾此戰若勝,陸氏亦必定受益匪淺,恩威並施之下,陸績再無二心。
至此江東降曹派首腦,張昭、張紘、四大世家已經有四方改弦更張,孫權在拜周瑜為將,統兵破曹之前,首先當眾任命張昭、張紘總督江東糧草,二張欣然領命。
朱治與陸績隨後表態願意全力協助二張,同心協力共保江東,一時間群情激昂,士氣高漲。
張氏和顧氏面對這樣的局面措手不及,只好隨著眾意表示支援抗曹,至此江東再無降曹之聲。
孫權又命令人搬來一大箱書信,坦言這些都是前線諸將截獲的江東暗中與曹操的信件,他一封未拆,然後當眾將信件澆上火油,付之一炬,以示既往不咎之意。
孫權此舉過後,江東文武都對孫權的手段佩服不已,之前因為降曹抗曹爭議造成的裂隙被孫權完美縫合,江東前所未有的凝聚在一起,通力抗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