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周瑜巧施反間計(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東上下一心再無分裂之虞,孫權遂拜大都督周瑜為帥,程普為副,其餘蔣欽、周泰、呂蒙、陳武等十餘位大將帳下聽令,更是聯合劉備為外援,合兵一處,共伐曹操。
孫劉聯盟之際,曹操也已經完成了對荊州官員的汰換,荊州軍也被完成了整編,曹操手書孫權未得回覆,孫權同時興兵,曹操也明白了孫權的選擇。
曹操每日五十萬大軍人吃馬嚼,錢糧耗費如同天文數字一般,既然孫權決定頑抗到底,曹操也一日都不願多等,即日發兵南下,討伐孫權。
為了防止曹操南下首攻江夏,劉備對江夏以北數百里行堅壁清野之策,燒燬糧食房屋樹林,使得江夏以北數百里淪為一片白地。
劉備仍舊不放心,又掘溳水、下水,將二河之水引入雲夢之澤,雲夢澤原本就湖泊沼澤眾多,星羅棋佈,如今注入二河之水,湖泊沼澤連成一片,整個江夏之北淪為一片澤國,人馬難行,大軍便更不可能透過。
劉備一改往日仁慈溫順之面貌,行此傷天害理之事,雖然有損於名聲,但江夏北如此情形下,曹操也不得不暫時熄了先剿滅劉備的想法,折道西南,屯駐於江夏西南的赤壁。
曹操決定先破周瑜,只要擊破周瑜主力,則江夏劉備不過是甕中之鱉,江東精銳盡出,只要擊破周瑜,江東便再也無力抵抗。
曹操大軍未及下寨,周瑜便領戰船二十餘艘叫陣,曹操大怒,令水軍上前迎敵,蔡瑁派出張允領戰船三十艘迎敵,五十艘戰船在長江上追逐廝殺。
曹操遠遠看不清戰鬥過程,然而數通鼓罷,荊州水軍戰船大敗而回,三十艘戰船隻回來了二十艘,另外的十艘戰船被燒燬五艘,俘獲五艘。
江東水軍大獲全勝,在江上鼓譟挑釁,囂張不已,江東水軍士卒喊話讓荊州水軍再來送死,曹軍哪裡還敢輕出。周瑜又令大軍逼近曹軍尚未竣工之水寨,曹軍萬箭齊發,江東水軍這才無奈後退。
曹軍首戰失利,大挫銳氣。
曹操盛怒之下欲斬張允,蔡瑁拼死求情,道是荊州水軍疏於操練、玄武池水軍雖然在湖中有模有樣,但大江波濤洶湧不比玄武池,北方水軍難以適應,因此戰力大損,不敵江東水軍,乃是非戰之罪。
曹操不過是佯怒而已,蔡瑁之言雖然不好聽卻是實情,曹操帳下文武也極力勸阻,曹操遂順勢饒過張允,令蔡瑁、張允二人悉心操練水軍,以備後續戰事。
蔡瑁、張允在劉表手下懶散慣了,接手水軍後又覺得曹操必然倚重,稍有輕慢,如今首戰失利,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方才如夢初醒,意識到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主公曹操可不似劉表那般,這位可是殺人不眨眼的。
事關生死,蔡瑁、張允二人一改往日疏漏懶散之態,每日拼命操練。
江東水軍三日之後再來之時,曹軍水寨已成,江東軍百般叫戰,曹軍只是不出,江東水軍敢靠近,水寨牆垛上的弓弩手便亂箭射來,江東水軍雖然戰力非凡,面對這樣的水寨也無可奈何。
周瑜遠遠望著出落有致、戒備森嚴的曹軍水寨,眉頭緊皺,得知佈下水寨的是蔡瑁、張允之後,便想方設法要除此二人。
曹操領大軍屯駐赤壁,十餘日不得寸進,心中漸漸不快,但他見識過江東水軍在江上的戰鬥力,蔡瑁說是水軍訓練未畢,不可出戰,曹操也只能按下心頭怒火。
江東水軍來去自如,常常窺探曹軍虛實,曹軍卻對江東水軍到底如何,一概不知,曹操心中煩悶,召叢集臣商議對策。
有一個挺身而出,毛遂自薦,此人姓蔣名幹,是周瑜幼時同窗,與周瑜相交甚篤,願意為丞相分憂,前往柴桑說服周瑜歸降曹操。
曹操知道周瑜絕非為口舌所動之人,正準備拒絕,蔣幹卻主動提出不需金銀禮物,只要一葉扁舟,船伕一人足矣。
蔣幹如此說,曹操一來好奇他哪裡來的自信,二來反正即便不成也無甚損失,曹操於是改了主意讓蔣幹一試。
蔣幹臨行前,曹操單獨對其吩咐,周瑜若肯歸降,萬事皆可商量,周瑜若不肯降,也不怪蔣幹辦事不力,他只需要窺盡周瑜軍中虛實,便為大功一件。
蔣幹欣然領命,帶著小童一人,船伕一人,駕著一葉扁舟,順流而下往柴桑而去。
江東水軍在江上往來巡邏,蔣幹一行很快別江東水軍拿下,軍士報與周瑜,周瑜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立刻吩咐呂蒙、朱然,早做準備。
蔣幹到後,周瑜先問蔣幹是否來做說客,蔣幹自然不敢承認,只說是來見幼時好友。
周瑜以好友之名迎蔣幹入軍營,帶著蔣幹檢閱兵馬、糧草,頗有炫耀之意。
夜間,周瑜再設群英會,要江東群臣相陪,蔣幹只覺得周瑜是為了在他這個故友面前炫耀權勢,於是極盡稱讚之能事,周瑜心情暢快,下令今晚破除禁酒令,讓諸將開懷暢飲。
諸將禁酒數日,一朝得飲,個個喝得爛醉,周瑜也不例外。蔣幹身處敵營豈敢開懷,反倒成了少有的未醉之人。
周瑜醉醺醺的拉著蔣幹同塌而眠,周瑜躺到榻上,不過數息便鼾聲四起,蔣幹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就在此時營外腳步聲傳來,蔣幹慌忙閉上眼睛,假裝熟睡。
營門外有一人低聲稟報道:「快稟報大都督,末將呂蒙,有要事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