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孫權府邸。

孫權手上拿著一封推薦信,他一邊看信一邊用餘光去瞟堂下自斟自飲的龐統。

龐統是帶著魯肅的推薦信來的,他原以為以自己鳳雛之名,加上魯肅的極力推薦,孫權必然以國士之禮待他。

沒想到孫權只見了他一面便眉頭緊皺,顯然不怎麼待見自己,甚至只顧著自己看信,都不曾讓他落座,只讓他站著相候。

龐統身量不高,生得濃眉掀鼻,黑麵短髯,形容古怪,一直以來他被人與諸葛亮並稱,但諸葛亮相貌堂堂,他卻是形容古怪,因此龐統既對自己的才學極度自負,同時也對自己的容貌頗為自卑,孫權見到他的時候下意識的表情就讓龐統極不舒服。

以貌取人,自古有之。東漢末年流行的人物品評,相貌也極為重要,如同諸葛、周瑜一般的人自然是更容易得到君主喜愛。非止孫權,當初名滿天下的袁紹,威震荊襄的劉表,誰人不是如此,真正能夠做到唯才是舉的,也就是曹操了。

孫權不叫龐統入座,龐統卻是施施然自己坐下了,還自斟自飲,極為愜意。

孫權本就不喜龐統容貌,見他自行落座,視自己如同無物,更加不喜。不過他終究是魯肅推薦的人物,孫權於是便耐著性子問道:「先生平生所學,以何為主?」

孫權這樣問無非是想了解龐統擅長的,根據龐統所學給他個一官半職,這樣也算對得起魯肅舉薦。

龐統自然聽出孫權敷衍之意,他所學駁雜,俱都精通,孫權如此問實在是小看於他,龐統心中不悅,答道:「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龐統此言比孫權還要敷衍,甚至隱隱有輕視之意,孫權平生最恨就是被人輕視,龐統此言正戳中孫權痛處,但孫權強忍著怒意,問道:「先生之才,比之公瑾如何?」

龐統大笑道:「吾之所學,與公瑾大不相同。」

孫權雖然曾經懷疑過周瑜忠心,但對周瑜的才學卻是極為認可,見龐統對周瑜也頗為輕視,只覺龐統太過狂妄,心中厭惡。

正欲出言打發,卻聽門外侍衛稟報道:「啟稟主公,京口蔣欽、周泰二位將軍有急信送到。」

孫權讓人呈上書信,孫權只看了一眼便驚呼道:「那趙雲竟然沒死,如今正在京口,此乃天意,賜我大將也!」

魯肅此時剛剛走進大殿,見孫權滿面興奮,以為是孫權很滿意龐統,笑著問道:「恭喜主公,再得賢才!」

孫權大笑道:「子敬,子龍大才,吾當親往迎之!」說完看了一眼還在大殿的龐統,揮手道:「士元且退,帶有用士元之時,卻來相請。」

龐統冷笑一聲,拂袖而去。

魯肅見狀大驚道:「龐統當今鳳雛,主公何故輕視之?」

孫權不悅道:「如此狂生,用之何益!」

魯肅還要再勸,孫權卻拉著他的手道:「子敬,你可知那將曹操治下擾得天翻地覆的趙雲並未身死,且如今正在京口大營之中。子敬快快與我去京口一趟,如此大才流落江東,吾必要收為己用!」

魯肅見龐統已經離去,他被孫權拉著也不好掙脫去追,只好想著先把孫權說服,然後再找機會一起去向龐統賠罪。

趙雲的戰績魯肅自然也是知道的,對於趙雲忠勇無雙的表現也是由衷佩服,不過魯肅卻並不認為孫權能夠將趙雲招致麾下。

從趙雲跟隨劉備從幽州、冀州道汝南,最後流落到荊州,無論劉備如何落魄,趙雲始終不離不棄,可見其絕非可以用富貴或者功名利祿這些東西打動的。

孫權卻覺得一來蔣欽、周泰對趙雲算是有救命之恩,二來趙雲此番出生入死,也算是報答了劉備的恩義,他現在不欠劉備任何情義,反倒是欠

了自己救命之恩。

而且趙雲不是關羽、張飛,與劉備是義結金蘭的兄弟,自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不定能夠說動趙雲。

魯肅也覺得孫權說的不無道理,孫權又再三要求魯肅務必幫忙說動趙雲,魯肅心想如果能夠得到趙雲,那自然是極好的,也便開始思考如何去說。

趙雲和華成在京口大營待了兩天,趙雲原本就只是一些皮外傷加上久戰力竭,體力恢復之後很快便能夠行動如初,只是氣力還不能達到鼎盛之時。

倒是華成有幾處傷及筋骨,非要數月修養不能痊癒,華成稱讚趙雲武藝,趙雲卻悄悄告訴華成,若非陳登沒有用暗箭和絆馬索,他們決計不能突出重圍。

華成目瞪口呆,趙雲私下給華成解釋,陳登很可能是故意網開一面,沒有痛下殺手,畢竟他能夠設伏算到趙雲的路線,又提前佈置好了兵力,以他的細緻幾乎不會出任何紕漏,但卻獨獨沒有用這兩樣殺傷力最大的,給了他們一線生機。

原來當初劉備從陶謙手中接掌徐州,陳登父子也是其支持者,劉備在徐州時候對陳登父子也是禮遇有加,雖然後來曹操勢大,陳登父子為了保全家族並沒有選擇跟著劉備流浪,但彼此還是有一份情義在。

陳登設伏覆滅趙雲騎兵,是為了盡忠,給趙雲一線生機卻是為了往日情分,而且他做得隱晦,旁人很難看出來。

二人正在說陳登的舊事,蔣欽、周泰卻興沖沖的走進來,告訴二人孫權到了。

趙雲、華成大驚,仔細一想卻又覺得情理之中,他們自然是知道孫權此來為何。

趙雲雖然沒有投靠江東的心思,但畢竟人在江東之地,又受蔣欽、周泰之恩,孫權親自來見,他也不得不出去迎接,華成傷勢未愈,

趙雲跟著蔣欽、周泰走出帳外,只見當先那人身材高大,碧眼紫髯,一身氣勢不怒自威,知道此人必然是江東之主孫權,於是恭敬拱手道:「常山趙雲,見過孫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