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虎將難留,氣走長沙(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權哈哈笑道:「常山趙雲,一身是膽。今日有幸來到江東,我必要親自設宴,為將軍接風洗塵。」
二人一番客套,孫權又將隨行而來的魯肅介紹給趙雲,然後就在大營設宴。
酒過三巡,孫權再次向趙雲敬酒,並看似無意的問道:「子龍將軍,今後欲往何處?」
趙雲毫不猶豫的回道:「自然是回新野繼續輔佐主公。」
「劉備罔顧情義,致將軍九死一生,子龍何必再回新野?」孫權不解道。
「孫江東誤會了,非是我主讓我去死。只因新野危急,非如此不能解新野之危。雲自願為主公不惜一死,如何能夠埋怨主公?」趙雲解釋道,「軍議之時,我自願請纓,雲長也與我相爭,主公卻道即便玉石俱焚,也不以我等之死,換得新野一時之安!」
孫權聽完,只能感慨道:「子龍真壯士也!」
魯肅好奇的問道:「既然玄德公不允,將軍又如何能得到虎符,領兵出戰呢?」
趙雲於是將自己如何夜訪徐庶,逼迫徐庶交出兵符,然後憑藉兵符深夜自行調兵的事情一一說來,以證明並不是劉備讓他去送死。
不料趙雲話未說完,魯肅便搖著頭感慨道:「子龍將軍忠勇無雙,玄德公卻失之磊落啊!」
「子敬先生這是何意?先生如此惡意揣度我主,如果不能給我一個解釋,趙雲絕不答應!」聽到魯肅的話,趙雲面沉如水道。
見趙雲急了,魯肅卻不著急,而是反問道:「子龍將軍忠心不二,不過請將軍暫且息怒,肅有幾個問題,想問問將軍,請將軍務必如實回答。」
趙雲強壓怒火,沉聲道:「先生請問!」
魯肅問道:「軍令如山,在此
事之前,貴軍師可有違背玄德公之令行事的先例?」
「關雲長與玄德公親如兄弟,義比天高,在軍中威望僅次於玄德公,他如果要領兵出戰,只怕連兵符都不需要取,為何他沒有領兵前去?」
「依將軍之言,將軍出城之時城門處竟然只有華成一人等候,敢問新野城防如此鬆懈嗎,城門處竟然沒有軍士守衛?」
魯肅一連三問,毫不停頓,趙雲沉默不語,臉上怒色漸漸褪去,露出難以置信的神色。
魯肅緊緊盯著趙雲面色變化,知道他此刻內心已經動搖,他絲毫不給趙雲喘息之機,大聲呵斥道:「凡此種種不合理,只因這一切皆是玄德公默許!是以徐庶違背玄德公之令,給你兵符,是以關雲長不曾做出將軍這般壯烈之舉,是以城東門無人把手,就是怕有人守城士兵不知就裡,攔住了將軍!」
魯肅言辭激烈,聲音卻不大,但他這些話落到趙雲耳中,卻只如一聲聲晴天霹靂,讓震得趙雲雙耳轟鳴,頭皮發麻。
魯肅還要再說,趙雲卻打斷他,怒道:「先生不必再說挑撥之言!我自願捨身,皇叔何必多此一舉?」
魯肅冷笑道:「將軍如果不信肅方才之言,何以如此動怒?在下說出此事絕無挑撥之意,只是不忍將軍一腔赤誠,卻被人欺瞞!」
趙雲怒色不減,孫權打圓場道:「子敬休要再言!子龍將軍,子敬也是好意,他如果言語之中有所冒犯,權代他向將軍請罪!」
孫權說完,端起酒觴,一飲而盡。
魯肅也忙端起酒觴,賠罪道:「子龍將軍勿怪,在下佩服將軍忠義,因此義憤填膺,言語之中若有冒犯,願向將軍賠罪!」
魯肅說完,也是一飲而盡,他擦了擦頜下須上酒漬,誠懇的說道:「在下對將軍絕無惡意,還請將軍細思之!」
魯肅說完這句也將話題岔開,趙雲喝了幾杯酒,便託詞不勝酒力,早早回營帳歇息。
趙雲回到營帳,腦中卻是不停的迴響著魯肅的話,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華成從未見過趙雲如此糾結,問道:「師傅,何事讓你如此心慌意亂?」
趙雲想了想,將酒宴上魯肅的話說了一遍,問華成怎麼看。
華成與趙雲雖然以師徒相稱,但華成跟隨趙雲出生入死,趙雲早已經將華成當成最信任的人,此時他心中驚疑不定,自然想聽聽華成的看法。
華成早就覺得當時東門沒有守衛很蹊蹺,也懷疑是劉備故意的,但他知道趙雲秉性,知道自己如果主動提起此事,必然遭到趙雲呵斥,而且會讓趙雲感覺自己是倖進讒言的小人,因此一直將疑慮埋在心底。
如今既然魯肅做了這個惡人,將此事點破,那華成也就不必再藏著掖著,他知道公子孫紹對趙雲渴慕已久,也知道以趙雲的秉性,若非對劉備徹底失望,是絕不會另投他主,他也真心認為新野比不上長沙,想要讓這個傳授他武藝的恩師,能夠得跟對主公,得以善終。
華成將自己的看法說給趙雲,他認可魯肅的看法,見趙雲臉色極差,又替劉備開脫道:「劉皇叔若非萬不得已,絕對不會出此下策,師傅也不必難過。」
趙雲輕嘆了一聲,說了聲睡吧,便和衣躺在榻上,華成知道他心中傷感,卻也不知道如何勸諫。
次日,孫權又親自邀請趙雲吳郡一行,趙雲原本不想去,不過見華成傷勢頗重,京口營中藥材不全,於是便同意吳郡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