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大難不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沙郡。
孫紹一直密切關注著新野戰事的發展,當他知道趙雲孤軍深入,便大概猜到了趙雲的意圖。
不到半月,夏侯惇就被迫撤兵,這證明了趙雲孤軍深入打爛敵人後方的目的已經達到,但孫紹卻為趙雲和華成擔心起來。
趙雲和華成此舉不僅打亂了荀彧覆滅新野的意圖,還給中原腹地造成極大的損失,甚至還以曹操祖宗陵墓、宗族祠堂作威脅,這勢必激怒曹操,必定不惜代價也要將這股騎兵殺之而後快。
趙雲他們畢竟只有三千人,一旦曹操集中力量對付他們,敗亡是遲早的事情,一旦戰敗,趙雲必定寧死不降,曹操即便再是愛才如命,也不會放虎歸山。
難道趙雲就要命喪中原,那跟著他的華成呢?
孫紹只覺的煩躁無比,不僅是為趙雲和華成安危擔憂,更是因為如今歷史走向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向著不可預知的方向發展,他先知先覺的優勢正在快速失去。
果然如同孫紹預料的一般,荀彧集中兵力圍剿趙雲之後,趙雲立刻陷入被動。
荀彧命令騎兵對趙雲窮追不捨,不給其喘息之機,同時命中原各縣在高地修建烽火臺,以狼煙示警,處處設伏,遍地陷阱。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雲根本沒辦法突破荀彧的封鎖圈突入中原,只能不斷的向曹軍兵力相對薄弱的東南方向突圍。
建安十二年八月,趙雲率眾轉戰千里,從汝南一路邊戰邊退殺到廣陵,最終人困馬乏的趙雲殘部被廣陵太守陳登設伏,全軍覆沒,無一人生還。
此戰趙雲雖然全軍覆沒,但其僅憑著三千騎兵,在十多萬曹軍的圍追堵截治下,轉戰兩千裡,期間攻破曹操治下縣城十餘座,斬殺曹軍將校五十多人,前後擊殺的曹軍不下萬人,其中還有五百虎豹騎,對曹操治下造成的其他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此戰過後,趙雲威震中原,與白狼山大破烏桓的張遼一起,晉級天下名將之列,無數人扼腕嘆息趙雲的隕落。
此外趙雲身邊一個小將也引起了曹軍的注意,那小將打扮酷似趙雲,一手槍法也深得趙雲真傳,在趙雲轉戰千里的時候一直跟隨在趙雲身邊,只是並無人知道這小將姓甚名誰。
當然扼腕嘆息的人不包括趙雲轉戰之地的百姓,他們個個對趙雲和華成恨之入骨。
孫紹接到這個訊息,一連幾天吃不下睡不著,整個人瘦了一圈。
孫紹派淩統去廣陵查探,看看趙雲、華成有沒有機會活下來,他是真不相信在長坂坡單槍匹馬能夠殺得七進七出的趙雲,竟然就這麼死在廣陵。
夏侯惇一退兵,劉備就知道定然是趙雲在曹軍後方造成了巨大的混亂,曹軍一退劉備立刻派出探子四下打探趙雲的訊息。
當趙雲在廣陵全軍覆沒的訊息傳來的時候,劉備哭暈過去,但他不願全軍縞素,只說絕不相信子龍會殞命於此。
許昌這邊,雖然趙雲已經全軍覆沒,曹軍眾將依然覺得臉上無光,荀彧也覺得灰頭土臉,但他並沒有下令再攻新野。
趙雲這番轉戰,殺傷的曹軍其實並不算多,真正讓荀彧難以接受的是趙雲對各地水利、農田等基礎設施的破壞,這直接讓各地的農業水平重新回到了黃巾之亂的時候,荀彧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如今各地都需要重建,而且曹操那邊已經傳來訊息,袁氏全滅,幽州已定,曹操目前在鄴城修養,同時命令于禁、毛玠在玄武池操練水軍,打造戰船。
荀彧知道曹操的意思,因此想著許都要做的不是出兵,而是屯積糧草,打造兵器鎧甲,只等曹操南下,到時候無論是劉備還是劉表,亦或是江東孫權,都在曹操兵鋒之下。..
此戰雖然沒有滅了劉備,
但劉備先是折了張飛,如今又失去了趙雲,現在帳下文只有徐庶,武只剩關羽,新野數年囤積的騎兵也在一戰盡墨,已經是元氣大傷。
隨著幽州、荊州重歸平靜,建安十二年的戰火也隨之熄滅了,然而天下有識之士都知道,這一切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罷了。
孫權、孫紹、劉備都在瘋狂擴充軍備,準備迎接最後的決戰。
劉備雖然元氣大傷,但他比這次敗得更慘的時候都不計其數了,這次打擊又如何能夠打倒他呢?
劉備一邊默默的舔舐傷口,一邊繼續不屈不撓的開始擴軍,練兵。
這一年來劉備先敗曹仁,再打退夏侯惇的進攻,最重要的是劉備移師淯陽抵抗夏侯惇的舉動,讓劉備獲得了巨大的威望,同時收穫了新野百姓甚至是荊州百姓的民心。
然而劉備猜想不到的是,接下來曹操雖然沒有動兵,卻給了他更加致命的一擊。
建安十二年八月,漢獻帝詔命,廢除三公制度,恢復丞相制,鑑於曹操平定幷州、幽州有功,晉升為丞相,總領朝政。
八月中旬,曹丞相回到許都,第一件事便是將徐庶老母親請到丞相府做客。
曹操先是直接按徐母寫信召回徐庶,徐母大罵曹操名為漢相,實乃漢賊,寧死不從。
曹操遂採用程昱建議,將徐母放回,然後程昱假稱徐庶好友,對徐母殷勤照顧,賺得徐母筆跡,之後仿徐母筆跡,修書給徐庶,召其回許都。
徐庶為人至孝,得知徐母在曹操處,心慌意亂之下不及細察便要辭別劉備,前往許都。
劉備、關羽挽留無果,糜芳建議劉備殺了徐庶,以免為今後大敵,劉備將糜芳一頓臭罵,親自送別徐庶。
君臣二人淚灑長亭,依依惜別,徐庶遠走十里之後反悔,劉備依舊在長亭張望,見徐庶回來以為他回心轉意,徐庶走馬回來卻是提醒徐庶去請諸葛亮出山,直言當世如果還有人能夠逆轉乾坤,則此人非諸葛孔明莫屬。
自從上次二人提到過諸葛亮之後,一來有徐庶在劉備並無強烈渴望,二來戰事頻繁,也無暇去請諸葛亮。
徐庶的離開給了劉備最大的打擊,曾經屢戰屢敗的劉備在擁有徐庶之後,以新野一縣之力,南鎮襄陽,北戰曹操,每戰均是敵眾我寡,然而每每以弱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