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好東西,孫紹教的方法也有可能成功賣出去,但百金的成本實在是太貴了,萬一有什麼意外,那可就萬劫不復了。

“還有另一種結算辦法,那就是諸位先支付十金的定金,待書賣出之後,再給與我三成的分成!”孫紹繼續笑著說道。

商人們再次議論起來,第二種結算方法他們現在只需要十金,獲利卻有可能百倍,只不過按照這個方法,真的賣出高價,要返給孫紹的錢也就更多了。

不過這也公平,按照第二個方法,孫紹可是承擔了絕大部分的風險。

“大人,難道就不怕我等賣出高價之後,一去不回?”黃濟面色複雜問道。

“哈哈哈,我自然不怕!”孫紹聞言大笑道,“首先,商人雖然逐利,卻是以信譽為立身之本。其次,諸位莫非以為長沙就只有書可賣嗎?如果真有人為了這區區小利去而不返,那他也不過是因小失大,損失更大的是他自己。”

孫紹侃侃而談,臉上滿是自信的笑容。

他確實半點也不擔心虧本,因為這些書就算是用了最好的紙張,又花裡胡哨的描繪,包裝,其實本金最多也就一金,他賣十金已經是暴利了。

商人們卻被孫紹宏大的氣魄震懾到了,紛紛下拜表示願意接受第二種方案,並且個個發誓但有所獲,一定如數分成。

宴會散去後,孫紹卻獨獨留下了來自交州的商人王啟。

王啟來自交州,販賣的是那邊的象牙寶石,他是乘船到達江東然後再從江東運送到襄陽出售,到了襄陽準備回家時,瞭解到黃濟的商隊要到長沙,這才加入商隊同行,這是他第一次來長沙。

王啟在書房內有些不安,隱隱也有些興奮,他不知道孫紹為什麼留下他,但感覺不是壞事。

孫紹送走所有商人之後,立刻來到書房見王啟,兩人也算是認識了,沒有寒暄孫紹直奔主題。

“王先生來自交州,可知道當地有一種植物,成熟以後兒臂粗細,紫黑色莖杆,外形如竹子一般有節,其莖稈汁水充足,味道甜美……”孫紹一邊說一邊比劃,甚至拿來紙張,準備把他說的植物畫下來。

不過孫紹描述到這裡,王啟已經明白孫紹說的是什麼了,他略帶驚訝的說道:“太守大人說的是甘蔗吧,此物並不稀奇,不僅交州遍佈,就是零陵、武陵郡也有人種植,只不過大都種植不多,可能長沙也有,只不過大人沒有注意到吧。”

已經有人種植甘蔗了?

這下輪到孫紹驚訝了,他不懂甘蔗的種植歷史,一直沒見過以為是還在南方沒有傳過來呢,沒想到竟然已經傳播到長江流域了,只不過現在的人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種植的規模都不大。

“王先生知道此物就好,即便此物荊南有種植,但是種植量太少,遠遠不夠我用。先生如果能從交州帶來上好的蔗種,以及善於種蔗之人,我必有重酬!”孫紹拱手道。

王啟想了想,問道:“大人要大範圍種蔗,不知有何妙用?”

孫紹笑道:“自然是有大利可圖!不過究竟是喝利可圖,容我暫時保密。”

王啟又問道:“大人需要多少蔗種和種蔗人?”

孫紹笑道:“多多益善。無論多少蔗種和種蔗人我都要,並且蔗種給你十倍之利,每個種蔗人來長沙落戶,我都給你十金酬金!”

王啟聽完倒抽一口涼氣,也就是說他只要帶來十個種蔗人,就能獲利百金,這可不是小錢,這一趟他販賣了將近一箱的貨物,刨掉成本,除去行程路費,請護衛,打通關卡等等所有的費用之後,所得之利也不過是三十餘金。

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上行商,這筆錢雖然不少,但那也是冒著生命危險拼來的,如今他只需要帶十個種蔗人來長沙,所得之利就有百金!

當然一次帶太多人是不行的,目標太大很容易被盯上,不過帶上十來個人充作隨從護衛,卻是基本沒有什麼風險。

至於蔗種的錢,這東西在交州多的是,並不值錢。

王啟忍不住嚥了咽口水,道:“大人,此言當真?”

孫紹笑道:“絕無虛言,王先生如果願意做,我可以先付十金,給你招人用,當然這些人來的路上的食宿,也在裡面了。只要你能帶人來,我再另付報酬!”

這是一份王啟無法拒絕的條件,王啟咬牙道:“大人,此事包在我身上!關於此事我還有個請求,希望大人能夠答應。”

“哦,你且說說看。”孫紹心中有些不悅,不過面上依舊帶著微笑。

“大人就不用先給我錢了,甚至是酬金我也可以不要。既然是做生意,風險不能全部由大人承擔,在下家中小有餘財,弄十來個人過來的錢還是有的。在下的請求是,大人這種蔗大計,能不能捎上在下?”王啟大膽的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孫紹聽完不由得暗自感慨,這個時代的商人的眼光和勇氣,果真不是普通之人能比,這王啟明顯是從剛才與自己的對話中知道這甘蔗一事,大有可為,所以寧願什麼都不要,要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