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想了想,覺得倒也公平,而且王啟此人年紀不大,眼光和魄力卻是不小,如果能夠收為己用,只要他能給自己賺更多的錢,給他要的功名富貴又有何惜?

想到這裡孫紹收斂笑容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生意,大到你無法想象。不過此事事關重大,我是不會交給外人來做的。此事你回去再慢慢考慮,在咱們成為一家人之前,咱們還是按照之前說好的價格,你看如何?”

王啟知道孫紹所說的一家人,自然是投入孫紹麾下,成為其下屬,做長沙的官商。

作為一個商人,投靠一個有實力的權貴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也能夠得到許多商人沒有的特權和便利,甚至自己也能就此擺脫商人的身份,成為一名官員!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長沙現在不過區區一郡之地,值得自己賭上身家嗎?

不過這個疑問只在王啟腦中一閃,就被他甩了出去。

他可不像是當初徐州糜竺那般富甲一方,他的財力也不過是個普通商人,孫紹沒有嫌棄他就不錯了。

王啟幾乎是瞬間就決定抓住這次機會,無論如何先從商變成官,完成階級的跨越,至於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

長沙很現在看似弱小,王啟可沒有忘了,孫紹可是連破江夏、長沙,這才導致;額荊南四郡現在各自為政的局面,說明他一樣是有改變天下格局的能力的。

而一旦孫紹能夠進一步發展,真正有能力逐鹿天下的時候,那他王啟跟著水漲船高,又將會是怎樣的地位……

王啟並沒有立馬錶明態度,一來他不想讓孫紹覺得他是個衝動欠思考的人。

二來此時便答應了孫紹,實際上自己還是沒有功勞,孫紹即便要賞也不會有重賞。如果等到下次自己將人帶回來的時候再順勢投入孫紹的麾下,那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是白身入股和帶資入股的區別,二者之後的地位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的。

王啟是個商人,對於利益得失的計算自然是熟絡於心。

孫紹並不知道王啟的小心思,王啟走後,他依舊在籌劃長沙的商業佈局。

作為現代人孫紹自然是知道要富起來,單憑農業是很難的,只有商業繁榮起來,長沙才會真正富起來。

在這個時代,只要能夠做出適用產品,整個天下都將是自己的市場,雖然行商會遭到各種各樣的阻礙,但無論如何總有商人能夠將商品賣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去。

孫紹規劃了幾個長沙的支柱產業,分別是:紙、酒、糖。

這是孫紹懂得的為數不多的幾項技術,但同時也是天下需求量極大的產品,紙張取代竹簡是歷史大勢所趨,所以紙張的市場現在來看就是無限的。

當然造紙術的技術壁壘並不難攻克,或許用不了幾年其他地方也會出現同樣精美的紙張,但天下市場那麼大,這麼大的蛋糕長沙也不可能獨吞,只要能夠佔據一定的市場就可以了。

更何況先吃螃蟹的總是吃得最飽的,到那個時候長沙紙的品牌已經天下聞名,長沙到時候只需要憑藉品牌優勢專攻高階市場,就可以事半功倍,以同樣的成本賺取更大的利益。

酒水也是天下最暢銷產品,並且是消費品,酒的供給一直是供不應求。

因為釀酒需要大量的糧食,而戰爭年代,糧食甚至比黃金還要寶貴,幾乎是所有諸侯都有禁止私自釀酒的規定。

如此一來,即便是有人私自釀酒,其成本也高的離譜,只有少數人能夠消費得起。

孫紹釀酒可以不用糧食,而用水果,這樣一來,其成本就低了不知道多少倍。

其實現在市面上也有不少果酒,但一來現在果酒釀造工藝並不成熟,酒的品質參差不齊;二來就算有少數工藝不錯的,也不過是家庭作坊,小打小鬧,產出有限,不成規模。

孫紹完全可以憑藉規模和技術橫掃天下所有的果酒,甚至等到時機成熟再推出蒸餾酒,這可是數百年後成吉思汗遠征歐洲之後才帶回來工藝技術,現在絕對是絕無僅有的。

最後就是糖,酸甜苦辣鹹,作為甜的代表糖也是人們生活的最重要調味品之一。

糖的發展歷史只有數百年時間,東漢的人雖然知道飲蜜漿,吃水果,但固體顆粒的糖,卻是不曾見過,所以即便是孫紹掌握的是最簡單的製糖技術,只要能製作出砂糖來,那同樣也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技術。

現代人都知道壟斷是最賺錢的,而孫紹就將憑藉掌握的這幾門壟斷技術,發展成為長沙的產業,賺取鉅額的財富,供他招兵買馬,征伐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