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孫紹言商(第1/2頁)
章節報錯
將村中事務處理完畢,孫紹再次與馬良見禮,商隊商人們這才知道他們一直帶著的這個毫不起眼的書生,竟然是太守大人邀請來的。
還好平日大家對他即便稱不上照拂有加,也算是客客氣氣,不曾得罪了他。
孫紹與馬良稍作交談,知道這是一支經常往返於長沙的商隊,於是親自過來與眾商人們打招呼,這讓商人們更加激動不已,一個個爭先恐後的介紹自己。
那個微胖的商人姓黃名濟,是襄陽黃氏的人,只不過關係與黃氏嫡系比較遠,這才不得已做了商人。
山羊鬍子的也是來自襄陽,是襄陽王家的人,王家在襄陽比不上蔡蒯兩家,甚至是連黃氏也比不過,但也不是寂寂無名,他們家族中也有一個掌握兵權的荊州大將王威。
其他人也都是荊州大小家族的人,唯有一個不到三十歲的最年輕的商人,叫王啟,是來自於交州的。
每個人介紹完自己,孫紹都點點頭表示自己記下了,直到十幾個商人都介紹完,臉上也沒有絲毫不耐煩。
輪到最後那個老漢的時候,老漢見孫紹態度可親,沒有絲毫架子,甚至剛才還親自勸說村民們農事,覺得他一定是一個愛民的好官,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直接表明身份。
老漢姓蒲吉,家中世代打鐵為生,原本是益州人。
建安五年,益州趙韙發動叛亂,益州烽煙四起,蒲吉遂攜帶一家老小東遷入相對穩定的荊州,在襄陽開了一間鐵匠鋪子維持生計。
如今襄陽局勢越來越緊張,襄陽城許多年輕人都被強行徵召入伍,見慣了戰亂的蒲吉意識到襄陽只怕也要亂了。
蒲吉無意間聽到有江夏那邊的來客說長沙現在不錯,他之前逃難的親戚在長沙都安家落戶了,蒲吉於是就起了來長沙看看的心思。
聽說蒲吉是鐵匠,又有來長沙的想法,孫紹頓時大喜,立刻表示可以安排,並且可以享受比普通流民更好的待遇。
隨後孫紹便邀請商隊同行,一同前往長沙。
一路上孫紹並沒有坐在自己的馬車裡面,與商人們相談甚歡。
這個時代除了各方的密諜暗探,訊息最靈通,最是見多識廣的就是商人們了,他們走南闖北,並且接觸的人也是五花八門。
他們透過買賣價格的不同就能大概知道當地民生經濟的情況,甚至一些敏感物資的價格波動能夠預測到即將發生的戰亂,這是他們亂世安身立命的本錢。
抵達長沙之後,孫紹甚至專門設宴招待商隊,這讓商人們有些受寵若驚,他們都覺得孫紹熱情太過了。
孫紹這麼做自然是另有打算,商人們入席之後,立刻發現自己面前有一個精美的托盤,盤上放這一套書,藍皮線裝,外面還有禮盒包裝,禮盒上用金筆細細的繪著一個儒雅的老者正拿著一本書吟唱,在禮盒正中間則寫著《論語》二字。
商人們拿起一看,立刻迫不及待的翻了起來。
做商人的至少得識字得會算數,還得有眼光,這書不僅包裝精美,更重要的是比竹簡更加輕便,而且薄薄的一本書記載的文字就比二十卷竹簡更多,此外書的封面還有繪畫,這些都是竹簡比擬不了的。
翻開書本,裡面的字個個寫的無比工整,每行每字之間的間距就像是測量好的,沒有一絲差別,讓人歎為觀止。
商人們越看越喜歡,不久之後就不約而同的看向坐在上首的孫紹。
他們知道孫紹之所以如此厚待他們,多半就是為了此物,孫紹既然拿出來,定然也不只是給他們看看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