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聞奉義之名,今日得見,甚是喜悅。”

“聞君為真儒,不知是幾等明經?”

……

樓船上。

劉彥隨三郎禮見過富春、新安兩位江主後,右邊宴席兩位文士與他揖禮寒暄。

見此二人,年歲相彷,三十五六歲。

一個頭戴斗笠,寬襟魂形灑脫,另一個方巾大氅,身有磊落之風。

兩人共同之處,皆為明經學士,魂體清亮,眉心明光,一眼可辨不俗。

劉彥揖禮平視說:“劉彥不才,去年才得六百字明經。未知兩位高姓?”

“六百!那他豈不是一等明經入學?”

“無怪許三郎去迎,六百字明經,實屬罕見!”

兩人心中各生驚詫,相視一眼,先後自薦。

斗笠文士道:“在下桐廬鄧衡,字思博。”

方巾文士道:“小可梅城狄光,字明煜。”

“原來是思博與明煜先生……”

劉彥持謙拱手,以禮敬之。

這二人他早年都有耳聞,乃名揚吳越的儒者,被奉為‘富春七君子’,且兩人為連襟,各娶梅城文公大小女。

文公乃名儒,雖未入大儒境地,但聽人說其人有文墨書香之氣,現在看大概是‘經香夫子’。

其膝下兩個女兒才貌雙全。

大女文華,善詞畫。

小女文南,善琴書。

十年前,二女在梅城設考場、招夫婿,轟動一時。

江南一帶書生前去赴考者多達千眾。

鄧衡、狄光便是當年得魁的兩位,前者娶妻文華,後者娶妻文南。

“當年,兩位同娶文公愛女,羨煞我等後學。”

“文公如今可還康健?”

劉彥笑與他們寒暄。

狄光搖頭道:“嶽翁一年前作古了。”

鄧衡追問劉彥:“未請教,尊師是哪位夫子?”

他一問,座上新安君、富春君、及狄光、三郎個都眼目好奇。

目光匯聚君子一身,其身所顯儒學之妙,他們無人看透。

劉彥道:“吾師即孔夫子與孟夫子。”

說完一笑,帶動眾人笑逐顏開。

富春君請他左位落座,與三弟同席。

後,拍手讓侍女奉上香茶美酒,問他:“如此說,奉義自入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