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江鬼韋寧(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彥禮謝賜座,寬袖道:“也並非自得,先有三位兄姐點撥相助,才有我明經入學。”
身旁三郎眼眸欽佩,與兩位兄長說:“先生乃不世之材,超然之士!不僅孔學明經,孟學亦得正氣,身負道義!”
下書吧
“今亦得風骨!”
鄧衡、狄光聽了驚目,一副難以置信的神態。
他們都以為‘劉彥初入真學,乃一明經之士’,與他們相差無幾。
不曾想此士兼顧孟學,養浩然正氣,修身成風骨!
鄧衡禮問:“敢問世才兄,你孔孟之境,幾等幾品?”
劉彥本不願在人前顯露境地,所以只說‘六百字明經’,是想含湖一下,答個籠統。
現在追問到此,他不好不說,分視兩位江君回答:“孔學三等乾道,孟學一丈九品。”
“兄是乾道君子?!”
狄光魂兒抖擻,不由得站起身,實難相信其所言。
鄧衡也甚是吃驚,說:“要入乾道,必然正心,仁兄只比我師低一等,高我二人兩等!”
新安君笑與二弟相視,道:“昔日讀君《見龍吟賦》,便感奉義大才,豈料儒術已達此等境地!”
“今日江上偶遇,我等甚喜,請飲一爵。”
說著,新安江主端玉爵相敬。
劉彥斂袖舉起酒爵與君共飲,後富春君、許三郎各敬一爵。
三爵美酒入腹,劉彥有感魂兒如被富春山水沁潤,很是舒暢。
他眼顧碼頭處,隨口道:“聽聞端陽節,桐廬、富春鬥龍舟,有一子溺死江水中。”
“至今此子屍身還未找到,富春君知否?”
富春君琢磨其言,暗言:“難道此子與他有故?”
說:“我卻不知,奉義可否說其名姓,我讓人查一查。”
劉彥說出‘韋寧’之名。
富春君呼來一靈官,讓他回水府查‘端陽淹死之人中可有其人’,言:“若有此人,將其帶來。”
那靈官領喏化作金光落入江水。
三郎問:“先生與那韋寧有故?”
劉彥說:“素不相識。只是見其母在江邊哀哭,心生惻隱。”
新安、富春二君相視一笑。
狄光讚譽道:“奉義真乃仁人之士。我聞老師言,正心君子,必是有德之君。”
“想來君已仁德立心。”
劉彥持謙道:“孔曰成仁,仁乃君子必有之德。我初得仁義,只會施小仁,所以見人哀苦,就動了惻隱心。”
富春君兩指捏須,眼眸打量此君,如觀美器,說:“夫仁者,為天下度也。”
“君心懷天下,亦有仁念憐小民,實乃少見仁人君子。”
“我甚是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