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可去見了?”

“去了,劉世才誠言不虛,李家五口已然身死做鬼。”

……

二更天過,月朗星疏。

知縣陸侯和內弟萬山回到縣衙,與夫人楊氏在內園亭歇坐敘話,佈置明日之事。

此時陸大人談到‘劉世才請他見鬼’。

陸夫人和丫鬟面顯驚色,責怪‘官人莽撞’。

“劉世才真學之士,不懼鬼物,夫君官氣護身,也不怕它。”

“但見鬼總歸晦氣。讓我看看,有沒有小鬼跟在屁股後……”

說著楊氏轉圈打量夫君,尋覓鬼物。

楊萬山見家姐可愛,笑說:“姐姐此話差矣。內兄禮賢問鬼,傳出去乃一樁佳話。何來晦氣之說?”

“今夜所見之鬼,又是治下百姓陰魂,何懼之有?”

“就你會狡辯。”

楊氏含笑歸坐,又問夫君:“李家五口既已死,為何還戀家不入葬?就沒有陰司鬼差拘他們魂魄?”

陸侯內斂神思,談道:“夫人不知,染疫病死之人就成了疫鬼災民,陰司不收此類。他們不願城外安葬,也是有苦衷。”

“此事要怪我。先前我治疫失策,對於病死百姓屍身安置不當,將他們亂葬城外山谷,以至於滋生出妖孽!”

“聽聞那妖孽吸人腦,食屍魄,乃是野狗妖變所化。”

“據說城外有二三十此類野狗,李家五口死後不敢報官,是懼怕屍身送到城外被狗所食。”

他的話讓夫人丫鬟駭然吃驚!

楊氏忙問官人:“可有對策?以妾身短見,此狗不除又成一害。它禍害完死人,就要禍害活人。因當儘早除了!”

“內兄正有此意。”

楊萬山吃著糕點說:“回來前我等已有籌劃,明晚三更天出城圍獵此狗。”

“何必等到三更天?”楊氏思慮不解:“莫非那些野狗,只三更天出沒?”

陸侯用茶道:“三更天是劉兄定的。他說,城外亂葬谷已成鬼鄉,有多少屍身就有多少疫鬼……”

“之所以三更前往,是因明晚三更子時東湖神明放粥賑災。”

“等谷中疫鬼都去討粥,才好前往獵殺野狗。若不避眾鬼,貿然前往極難行事。”

“竟有此事?”

楊氏聞聽身子發寒,不想一場瘟疫使得人鬼同厄,陽世陰氣森森。

陸侯嘆然自責說:“這都是我釀的惡果。若非劉兄告知,尚不知自己治縣混亂,害了一方百姓。”

“這世道,本就怪力亂神,每逢亂世則必出妖孽。內兄不必耿耿於懷。”

楊萬山巧言安慰他。

楊氏點頭附和,轉話翻看《青竹雅集》中的藥方,聊問‘劉世才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