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恕罪,弟子不知先生心懷大義,方才妄言胡說!”

“書兄請起。你這般惶恐,莫非忌我沒有度量。”

書玉子撩衣下拜叩首,劉彥持書請起。

後轉顧太公五口道:

“今夜弔孝,略表寸心。小生告退了。”

“此書容我暫借回去。有書上治瘟偏方,臨安瘟疫就好治些。”

說著,劉彥步出堂屋。

李家五鬼皆送君子,書玉子目發神采跟在身後。

眾人才出李家大門,便見管家福安挑燈在外。

兩方照面,福伯說:“官家來了。在前堂用茶等候公子許久,夫人怕怠慢了官人,讓我來請公子。”

平兒不解:“官家來做什麼?”

沈煉轉顧劉彥道:“豈不是正好?省得劉兄明日找他們。”

慧靜笑說:“今日我去白雀庵掛單,午後知縣夫人來寺進香,與我有所交談……”

“許是她回去跟知縣轉述了,故此官家今夜拜府。”

“原來是佛家牽線。”

阿九一笑眼望門內。

進到前院,望見前廳燈燭明亮。

有兩人坐站攀談說話,其中一人身負官氣,另一人文氣清爽,非尋常公子。

他們聽門響,各顧看劉彥等人。

那文氣公子斂袖整衣,快步出廳堂,月下見禮。

雙方禮畢,他自薦道:“小生楊萬山,早起在河邊曾聞仁兄船上一番高論,後因他事未能當面拜會。”

“不想內兄治下臨安縣,有世才兄這等真學名士,”

“這位佛家可是慧靜禪師?”

“正是……”

劉彥收斂雜思,與他介紹慧靜、沈煉,入堂禮見本鄉父母官。

知縣陸侯見真學不敢以官家自居,和內弟一樣行儒生之禮。

楊萬山引薦:“這是內兄陸侯,字子洵。拜入家父門下修學,不過我二人都未入真境,不能與世才兄相提並論。”

“今日我倆來此,是請世才兄共治臨安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