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卡梅隆自己的特效公司內,董熹正在試戴一款名叫skullcaps的微型攝像機,這是一個面部表情捕捉頭戴裝置。

因為採用了最新的技術,在對演員面部表情捕捉的清晰度、角度、敏感度等要比傳統技術在效能上要高出6倍以上。

“董,感覺怎麼樣?”卡梅隆此時就像一個炫耀玩具的孩子,等著董熹的誇獎。

“真的太酷啦~”董熹摘下攝影機,看著電腦上的捕捉鏡頭,由衷的感嘆道。

《崑崙》的主角還是以人型生物為主,但並不是不需要這種攝影機。仙俠世界,除了各路修仙者外,充滿智慧與個性的異獸靈寶,也是一大賣點。

這些玩意兒如果用CG技術來做,不但成本會很高,還會有明顯的加工痕跡。

但用面部表情捕捉結合CG,那麼會顯得異常的真實,這也是3D的魅力。

而想要呈現董熹心中想要的那種視覺效果,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援。例如最新的3D數字攝影系統,這個系統的功能主要是針對運動拍攝,在通道的雙鏡頭同步變焦、跟焦、光圈控制、運動控制、反光鏡控制、基線控制、雙機之間的獨立匯聚控制的等等的功能上都要超出了傳統技術。

除了這些以外,卡梅隆的團隊還特地開發了虛擬攝影機、協同攝影機…還有很多很多,這一切的技術,都可以說是走在時代的最前端。

此刻的董熹就彷彿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是看這也新鮮,是瞧那也神奇。

卡神並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方的展示這些年積累的底蘊。或許在他眼中,給

“鄉下”來的窮親戚展示,算不得商業機密。有那麼一刻,董熹是有想要放棄的念頭,打不過就加入。

卡梅隆正在籌備的電影是《阿凡達》,由福克斯投資,迪士尼想要截胡沒成功,電影的製作成本定在37億美元。

當然,以卡神的前科,這個數字是遠遠不夠的,董熹完全可以像當年的派拉蒙插手《泰坦尼克號》一樣,中途入場。

如果董熹是個商人,這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但顯然他不是。所以,師夷長技以制夷,董熹如同一塊海綿一樣,孜孜不倦的吸收著知識。

其實有些技術一眼就能看明白,比如協同攝影機,說白了就是將超過130個以上的數字攝像機佈滿整個攝影棚的頂部,由此搭建一個專門捕捉表演的技術平臺。

在演員運動的過程中,攝像機會透過追蹤現場LED燈打出的近紅外光的反射,將所有捕捉到的資料都傳輸到系統裡。

之後,系統再將演員的運動與光譜的反射進行組合分析,從而得出整個鏡頭的立體模型。

這類技術並不複雜,熹子影視也有能力實現,相比於卡梅隆,董熹最大的優勢在於,他完全可以自己做主,不用在錢上假手於人。

參觀卡梅隆工作室的最後一個流程,就是觀看他為《阿凡達》拍的概念短片。

雖然是概念短片,但也只有30秒,可就這短短的30秒鐘,足以震撼人心。

董熹連續看了三遍,這才戀戀不捨的摘下3D眼鏡。這趟旅程,也更堅定了他要拍攝屬於華語電影,自己的3D大作。

時間很快來到12月20日,董熹並沒有回國去參加各種年底的頒獎典禮。

而是留在好來塢,因為一年一度的金球獎也要公佈提名名單了!被譽為奧斯卡的風向標,一年一度的好來塢頒獎季節的序幕將隨之被揭開。

今年電影類的報名截止日為11月15日,在此之前,熹子影視有兩部電影衝擊頒獎季。

首先是主力《斷山》,角逐劇情類最佳電影外,在可衝擊的電影上都掛了名字。

“配角”則是周星弛的《功夫》,報名的是最佳外語片。在被熹子影視買下海外發行權後,以不計回報的宣傳代價下,在北美以最高3200家影院上映,最終票房6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