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丟~」休息室裡,程龍盯著眼前的手機,嘴裡不時的嘖嘖稱奇。

他跟董熹一樣,不太習慣用現在的手機,更喜歡拿著大哥大出門,小弟前呼後擁的那種江湖大哥氣氛。

但他最近迷上了玩手機,時不時就要掏出來擺弄一番。

這源於茄子網最近推出的一項會員新功能,可以實時檢視票房資料,讓程龍切切實實感受到科技的進步。

實時票房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實現,經常是電影上映後,半夜打電話去中影詢問票房。

但隨著院線改革成功,基本國內所有的電影院都連上了網際網路,這項技術也得以實現。

《葉問》算是首個享受這個待遇的電影,雖然還是有延遲,但跟真實資料相差不大。

看著不斷跳升的資料,別說普通觀眾感覺新鮮,就連程龍這種行業老炮兒,都覺得上癮。

特別是,數字背後代表著自己的電影,這可比炒股跑馬還爽!

所以他沒事就拿出手機瞧瞧,網頁緩衝很慢但等待過程中,那股期待感也讓他滿足。

尤其是,各路網路平臺上,觀眾曬出的電影票,並且@他:「龍叔,還您一張電影票!」

更是讓他的虛榮心爆棚,這種行為已經從網路影響到線下,不但各路紙媒跟蹤報道,就連央視都出專題。

形容這種現象為:程龍效應。

彷彿一夕之間,原本快要被時代拋棄的老傢伙,再次煥發出巨星的光芒。

「服了,我真的服了。」面對著熹子影視潤物細無聲的營銷套路,程龍不得不拍手叫絕。

他也在反思,如果上部電影走這個宣發路線,究竟能不能行?

答桉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新警察故事》整體風格過於壓抑,既脫離了他以往搞笑的風格,也沒有《葉問》這麼大的格局。

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董熹背後強大的傳媒力量,想要掀起這麼大的輿論,付出的代價過於沉重。

伴隨著這次可以載入影史的營銷桉例,再加上沒有像樣的對手,整個賀歲檔,《葉問:一代宗師》的票房一騎絕塵。

2天9000萬,3天破億,一週破2億……

此時距離2006年還有半個月,但《智取威虎山》4.16億票房年冠的地位還是牢固的。

在專業人士的大資料分析中,《葉問》的票房突破4億不成問題,但需要到明年,也就是2006年。

姜聞看到這個訊息後,還打電話來給董熹得瑟了一下。

這貨新電影正在改劇本,他看上了一本寫民國趣聞的《夜譚十記》,公司已經出面購買了影視攝製權和改編權及相關著作權。

至於為啥不繼續拍商業主旋律,一鼓作氣用來證道?

用姜聞自己的話說:「限制忒多,放不開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