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檄文(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導演您喜歡什麼樣的新人呢?”萬倩等到董熹說完,直接問道。
“這就是要看緣分啦~”董熹開著玩笑說道:“我覺的咱們倆這就算有緣分。”
這番話直接讓萬倩鬧個大紅臉,什麼高冷女神人設,那也要分對誰。
對著她同班同學郭京非,她可以是高冷女神,但面對董熹,她就是小奶貓。
舞臺上,董熹笑著朝擔當司儀的女學生做了個暗示,對方立刻心領神會的接過話茬:“大家有沒有想要問關於電影方面的事情?”
能夠擔當這種場面的司儀,肯定就是學校方面覺得能拿出手的學生。
當初董熹去中戲做宣傳的時候,司儀都是由章小花、程好這種當屆潛力股。
上戲也不能例外,他們派出的選手是2001級表演系的韓雪兒。
別看還是在校生,代表作有:《浪漫櫻花》、《我的軍長爺爺》……
“董導,您拍這部戲的初衷是什麼?”
第三位提問的學生,終於將話題拉回《壹十三》本身,董熹在鬆了口氣的同時,難得變得認真起來。
“今天在場的都是將來會進入圈內的人,我就說些跟大家息息相關的話題。”
“在外面我會說,拍《壹十三》是為了家國情懷,但在這裡我明確的表示,這部電影就是為了證明,國產電影並不比好萊塢大片差。”
“大家或許都關注到今年的局勢,加入wto後,提升進口片的數量,明年港片也會不受配額限制,這一切對國產電影來講,既是危機也是機會!”
董熹並沒有危言聳聽,好萊塢和港片的兩路夾攻,讓剛剛有起色的國產電影又再次陷入困境。
專家學者沒少在報紙上危言聳聽,以前說什麼不重藝術光想著票房,還打不過好萊塢的電影,不如專心搞藝術片。
直到這幾年,董熹率領的熹子系成功的將國產片票房推入億元時代,這才堵住了某些人的嘴。
但隨著政策的變故,他們又一次蹦了出來,指點江山。
無非就是些和好萊塢和港片的戰爭裡,國產片未戰先怯,毫無勝算。
這種情況下,確實是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心態,可以說董熹這次選擇上戲宣傳電影,就是為了表明態度。
做為國產電影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如果他慫了或者退縮,那麼對於整個陣營計程車氣將會是致命打擊。
“那麼董導對《壹十三》的票房有什麼期待?”
“我覺得國內票房榜首的位置,被一部外國電影占據,有些礙眼了。”
董熹拿著話筒很平靜的說出這段話,臺下的觀眾卻瞬間騷動起來啊。
國內目前票房的天花板,正是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號》,大船在全球轟下超18億美金的票房,打破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票房紀錄。
國內也不例外的拿下3.6億,以當時的市場環境和通貨膨脹來看,這無疑是一個奇蹟。
奇蹟通常代表著無法輕易複製,董熹如今對其發出“檄文”,無疑是大新聞!
別人這麼說,大家會覺得吹牛或是一笑而過,但董熹不一樣。
“他能做到嗎?”
“太難了,就算是董熹,最好的成績也不過是《憤怒的公牛》的1.4億,還不到人家票房的一半。”
“沒錯,年初的《英雄》多火,最後還不是差一大截?”
“我覺得可以,能夠打敗愛情片的,也許就是大製作的戰爭片!”
觀眾在底下議論紛紛,看好與看衰的比例算是一半一半。
對此董熹並沒有生氣,當他以大船為目標的時候,他已經贏了!
他沒有選擇《英雄》做為對手,而是瞄準更高位置的大船,本身就是自信的體現。
要揍就揍最強的那個,一直都是董熹為人處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