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自知罪孽深種,能力微薄,致使大王、太后遇刺,願辭去相邦之位,請大王另擇賢能,容臣告老還鄉。”

呂不韋深深拜下。

嬴政的一次警告,已經讓他生出了退縮之心。

哪怕他如今正值壯年,還不甘就此離開權力這個漩渦,但是刺客出自他的府中,無論如何,他都無法置身事外。

這比之前內史之事還要嚴重。

“大王,臣以為呂不韋有縱容刺客之嫌,當深入追查。”

朝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滿意呂不韋的,因此一見呂不韋落難,立即出來攻擊。

“臣以為相邦只是受到牽連,此事應與相邦無關。”

也有呂不韋的親信,忍不住說道。

嬴政只是看著下方的爭鬥。

一側的趙姬看著吵嚷的朝堂,絕美面容上,怒氣越來越盛,“夠了。”

趙姬狠狠一拍桌子,下方百官頓時為之一靜,就聽趙姬怒聲呵道:“這裡是章臺宮,不是菜市場,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百官連忙收聲,躬身參拜,“請太后恕罪。”

說完眾人連忙退回,不再多說。

而趙姬一雙鳳目也落在了呂不韋的身上,冷聲說道:“呂不韋,你是先王最信任的重臣,你的府中出現了這種事,你難道還想脫責嗎?”

“你可知道,當日那刺客距離本宮與政兒只有一尺的距離,若非政兒保護本宮,本宮早已被刺身亡,若非政兒身邊護衛反應迅速,本宮與政兒後果不堪想象。”

趙姬一手撐著桌子,身形前傾,怒聲呵斥。

一想到當日情形,趙姬就感到後怕。

如果嬴政出現一點意外,她也不想活了。

雖然知道嬴政有了決定,但是一想起當日之事,趙姬後怕過後,便是怒火沸騰,因此還是忍不住怒聲呵斥起來。

“先王信任你,本宮與政兒也信任你,沒想到,刺客卻是出在你的府中,你枉費先王以及本宮與政兒,還有這滿朝文武,秦國子民的信任。”

“臣有罪,臣有負先王所託,無顏面對先王。”

呂不韋叩首在地,大聲說道:“請太后、大王免去臣相邦之位,收回爵位!”

一時間,所有人都看向嬴政。

嬴政將所有人的神情看入眼內,其中不少人都充滿喜悅,尤其楚系。

呂不韋這個外臣的出現,讓他們這些外戚很難翻身。

如果呂不韋下去了,他們出頭的日子就要來了。

雖然現在楚系已經有羋啟擔任內史,已是身居高位,但他們還是想獲得更多。

嬴政無法知道別人在想什麼,但是卻也可猜出一二。

如今他未曾加冕,名不正言不順,呂不韋下去,勢必會引起朝內動盪,開始爭權奪利,阻礙秦國統一的步伐。

如果他現在已經成年加冕,自無所顧忌。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便是,他現在手中還沒有多少可用之才,楚系,可以利用卻不能重用,更不能信任。

趙姬這時也不再喝罵,而是轉頭看向嬴政。

她知道愛子早有定計,雖然她不知道是什麼,但她支援愛子就對了。

許久之後,嬴政審視一週,終於靠口:“相邦乃先王託孤重臣,寡人相信此事相邦只是被牽連,並非主使者,然秦法有定,相邦失察,府內窩藏刺客,已然觸犯秦法連坐之罪,但念及先王故去不到兩年,寡人年幼,尚未親政,相邦有功秦國,因此寡人決定文信侯呂不韋封邑由十萬戶削為萬戶,以儆效尤!”

“同時,內史羋啟輔佐相邦,共理朝政。”

嬴政說完,轉頭看向趙姬,“母后以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