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吃瓜群眾們認為,一向無往不利的董事長終於要栽跟頭了。

可沒人能想到,事情的轉折竟然來的如此之快。

院士級別的人物實名舉報楊安康學術造假,瞬間引發了軒然大波。

而官媒跟蹤報道之快之詳細,更是讓吃瓜群眾們完全來不及懷疑,穆院士可能會被馬仲拿錢收買。

原本還想要掙扎的楊安康,更是來不及掙扎,就直接被所在院校通知暫停一切職務。

“他只是個有錢人而已啊,為什麼穆院士會幫他出頭?”

楊安康很清楚他確實有學術造假的行為,但這種事情在國內學術界並不罕見,一般情況下都是無人追究的。

只說論文抄襲這種事情,本身就存在著很大的爭議,他又不會像某些網文作者一樣直接中譯中,有技巧的抄襲那能叫抄襲嗎?

可當實名舉報他的人是穆院士,而且是剛剛幫助華夏在頂級通訊衛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的穆院士時,別說他真的造假了,就算是他沒造假也會名譽掃地。

“為什麼?”

楊安康怎麼也想不到,他認為只是有錢,也只能發明一些具有商業價值技術的馬仲,遠遠不像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馬仲雖然不在學術界,但學術界裡卻有馬仲的人,而且都是大拿。

不提楊安康涼涼,也不提學術界因為楊安康的涼涼,而對馬仲視為猛虎。

穆院士協同另外兩位院士,以及超過十二位2級教授在多魚學院掛職的訊息一經傳出,就讓多魚風投再次成為全民熱議的焦點。

院士不需要多說,2級教授基本上可以說是僅次於院士級別的大拿,華夏的教授崗位分為七級,一級到四級是正教授崗位,而五到七級是副教授崗位。

一般情況下,也只有院士級別才能夠評定為一級教授。

至此,多魚學院的大拿級教職人員,真正意義上的達到了華夏最頂級的水平。

這些人的掛職,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原本有些混的多魚學院教職工們,各個都兢兢業業了起來。

除了擔心被這些大拿發現自己混日子之外,馬仲在學術界的人脈關係,以及隨隨便便就玩涼了楊安康的事情,都讓他們不敢不敬業。

所以,雖然外界對於多魚學院的討論難以平息,可在多魚學院內部,卻已經開始了正常的教學工作。

3000個真心實意許下了相關願望,並迫切希望用知識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學生,也是如飢似渴的竭盡全力在學院裡學習知識。

王曉也是如此,除了每天去校外出租屋裡照看一會自己的女兒,就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之中。

他知道他年齡有些大了,學習效率相對低下了很多,但他也相信勤能補拙。

別人用1個小時學習的知識點,他可以花兩個小時甚至三個小時。

看起來效率依然低下,但如果多花的這些時間,是原本的課餘時間和休息時間呢?

更何況,王曉的學習效率其實一點都不低。

“這個人的天賦很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