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韓策的失望(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玉可是襄王身邊的太監大總管,相當於襄王府的大管家。一旦要動用一千萬兩這麼多的銀子,那不可能不驚動他,甚至多半還是要由他來負責這件事情的。
可是現在,王玉卻說並不知曉這件事情,那答案只有一個,便是襄王根本沒有退銀的意思。且很可能,也不是真的生病,而就是為此找了一個推脫的理由罷了。
想一想,人都病了,那想不到退銀的事情也很正常,如此陛下也不好直接怪到他的頭上吧。
只是當真以為裝病就可以糊弄過去了嗎?當今的陛下是如此的睿智,又怎麼會看不穿這般的把戲?這分明就是上墳燒報紙——糊弄鬼嘛。
想到乾文帝定然可以看穿這個把戲,想到襄王會因此而失了聖寵,甚至會在陛下的面前形成自私自利的印像,那可不是一千萬兩銀子就可以找補回來的。怕是經歷了這次事情之後,陛下只會對襄王更加的失望吧。
前太子出事之後,韓策曾抱過希望,那就是襄王座上太子的位置。可是遲遲沒有動靜,儘管群臣上奏,可也只是提了袁貴妃為袁皇貴妃而為,襄王本身是沒有獲得更多的好處。
這便已是證明了什麼,若是襄王聰明一些,當是好好的表現,做一些實事和大事給陛下看看他的能力才是。可襄王倒好,彷彿絲毫沒有看到這些一般,反而是隻顧著拉攏朝臣,只顧著去斂財。卻不知道,這般做,很可能會失去聖寵,若是如此,便會失了繼承大位的資格,那才是最大的失敗和損失呀。
只是明明想到了這些,韓策卻是半點改變的能力都沒有。現在他可是連正主都見不到,何言進諫?
搖了搖頭,這一刻韓策似乎瞬間就蒼老了幾歲一般,雙腳無力的離開了襄王府。
襄王的表現讓韓策十分的失望,更讓他看不到絲毫的希望。如果他繼續的跟著襄王走下去,怕是根本不會有什麼結果,弄一個不好,還會受連累也說不定。
前太子出事的時候,連累了多少的朝臣呀,那便是前車之鑑,他可不想自已有一天會變成那個樣子。可是他離開了襄王府又能夠去哪裡呢?
這個時候,韓策不知為何有些羨慕起曾桐來。此人被沈傲看中,現在成了忠國公的左膀右臂。想來憑著忠國公的胸襟,在他手下做事應該是很愉快的事情吧。
......
養心殿中,乾文帝叫來了兩位僕射、一位內相外加兵部尚書,將沈傲上奏的摺子給四人一一流覽了一番之後,便開口說著,“忠國公之諫,朕認為很有必要,朕已經題好了字,差人送到了忠國公的府上。後天便是奠基之日,朕思來想去,決定親自前往,介時滿朝大臣包括大梁城內的軍兵也要悉數到位,眾愛卿,可還有什麼問題嗎?”
皇帝已經做出了決定,現在在來問群臣有沒有什麼想法,大家還能說些什麼,當然只有抱拳做揖答諾。
“很好,那愛卿們便去通知吧,此次大典,大梁城五品官員以上,無足夠的理由者都必須要參加。”乾文帝大手一揮,便是將這件事情給定了下來。
當下,旨意便傳了出去,傳到了百官之中,且在民間也引來了不少的震動。
大梁城南一座並不起眼的院落之中,封萬里正聽著手下游俠彙報著剛剛於市井之中打聽來的訊息。
說是遊俠,倒是並不合適。這位屬下此時已經是四方教的一位教眾。他在把事情彙報給封萬里知曉後,還不忘激動的說著,“教主,國公爺果然沒有騙我們,當真給兄弟們建了衣冠冢,讓他們有了可以安息之地。”
“是呀,國公爺說過的話一向算數,又怎麼可能會騙我們呢。”封萬里聞言亦是一臉感嘆的回著。
“教主,那我們後日去是不去?”教眾一臉期盼之意的問著。
“當然要去。但要分散而去,不亦太過張揚了,尤其不能引起兵部的注意。要知道,他們現在還想著招攬我們呢。”封萬里想到兵部已經在兩天的時間內找了自己三次,但他同時也拒絕了三次,便有感而發的說著。
鑑於遊俠們在蠻地的優秀表現,他們一回到大梁城之後便被兵部所注意到,成為了招攬的目標。
要說兵部對他們還算是重視的,為了表示出足夠的誠意,也給了一些合適的位置,比如像是伍長、什長、甚至還有百夫長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