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各方動態(第2/2頁)
章節報錯
說起來,這才是沈傲最為鬱悶之處。
他的才學兼優,被人視為文臣。偏他又是有爵位之人,被文臣視為武將。在很多文臣看來,沈傲到了二十歲之後很可能就會帶兵打仗了,那不是武將是什麼?
這種不文不武,不被任何一方所接受的感覺,豈又是沈傲想要的?
再說費青松並沒有回應斥候將軍的疑問,而是擺了擺手讓他退出大廳。沒有了旁人之後,費青松這便抽筆寫了一道摺子給朝廷,大意與斥候將軍所說的相同,那就是在新州之地根本沒有見到忠國公的身影,那他是不是走錯路了,亦或是真的去遊山玩水了呢?
說起來費青松與沈傲無仇無怨,若不然的話,怕是他就會直接在奏摺中懷疑,是不是忠國公屬貪心怕死之輩了。
奏摺寫好,馬上命人送往皇城,六百里加急之信只需兩三天便可以抵達大梁城,想必又會引來一番的爭議和熱議吧。但這些都不是費青松需要去考慮的問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防禦住蠻人的進攻。這些日子來,斥候已經打探到,繼蠻人的大王子俄必克和蠻將沙節之外,蠻人二王子俄裡吉和公主俄雅丹也來到了蔥嶺地區。
這種大軍壓境的感覺,帶給費青松很大的壓力,讓他步步小心,如履薄冰,甚至都開始考慮向周邊州地借兵之事了。倘若蠻人真的大兵犯境的話,以新州這三萬兵馬是抵擋不住的。而一旦真的丟了新州,他將是百死莫贖。
......
蔥嶺之外五十里地的一處蠻兵軍營之內。
大王子俄必先、二王子俄裡吉、公主俄雅丹三人正大眼瞪小眼的互相看著。引得一旁的沙節將軍只得當起了啞巴,半天不敢吭上一言,說上一句話。
沙節將軍的心中同樣是疑惑不解。明明來之前蠻王做了吩咐,這一次是要給大乾以壓力,讓他們低頭,從而答應和親聯姻之要求,順便還可以向大乾勒索一些好東西。
可現在二王子和公主都來了,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要改變之前的決策,現在不是要給大乾壓力,而是要真的大軍逼境,佔領整個新州嗎?
說起新州,雖然地盤是不小,但物產並不算多麼的豐富,人口也不多,甚至很多時候都需要大梁城的救濟才能維持日常所需。
這樣一個地方,便是給了蠻人又如何?他們花費了大力氣又能從中得到什麼呢?
除非是想要借新州為跳板,為了下一次更好的進入大乾做準備,不然的話,佔據這裡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相反只能讓大乾提高警惕,甚至他們可能會派兵奪回新州,如此打成拉距戰和消耗戰的時候,這對於兩家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至於說是不是要藉此為跳板,在拿下整個大乾,沙節並不看好。
僅是人口限制,蠻人便無法佔據整個大乾之地,這根本就是想要蛇吞象好不好,胃口太好,又沒有那麼好的消化能力,弄一個不好,只會把自己肚子撐破了。
正是有這些想法在前,沙節是看不懂眼前的形勢了。原本有一位大王子在,他這個將軍要做什麼決定就要思慮過多了。現在又來了一位王子和公主,他再要下什麼命令,都要得到三人的允許,這豈不是自我掣肘?
沙節想不明白。但在座的兩位王子和一位公主卻是心知肚明,他們所為的只是一人而已,那便是大乾忠國公沈傲。
沈傲其名,很多蠻人是不知曉的,知道的只是一些高層人物而已。但有關沈傲的真實情況卻只有最上層的這幾人知曉。這位忠國公可不同於一些其它大乾皇帝所封的公爵、侯爵,那是很有本事的一個人,尤其在發展經濟上便是在人才濟濟的大乾,也一樣是公認的一把好手。
即然他能讓大乾變得更加富有,是不是也可以讓蠻地變得一樣富饒起來呢?
有鑑於此,蠻王這才以國書的正式名義要向大乾聯姻,想把沈傲弄到蠻地。
像是這樣的一位大才,來到蠻地自然是要造福於民的,甚至他願意幫誰的話,誰就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想一想,有了強大的經濟基礎,不在缺錢缺糧的話,是不是以後想要征討誰就可以征討誰了呢?
這樣的一位大才,自然是人人都想爭取到麾下。可問題又來了,沈傲一旦到來的話,他會支援誰?聽誰的話?或是說去幫助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