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此事(第2/4頁)
章節報錯
走進來的內侍臉色微白,這些大臣收斂脾氣不當面罵皇后,但對內侍們可不用好脾氣。
別說罵了,拖出去打都沒問題。
“這不是打斷朝議。”皇后的聲音響起,“他們就是為了朝議之事來的。”
御史頓了頓,想到大家商議好的,皇后的話不用理會,就當沒聽到,那麼接下來他只需要接著呵斥,讓內侍“速速退下——”
但皇后比他搶先一步。
“傳——”
迫不及待離開的內侍立刻轉身奔出大殿, 高聲喊“傳——”
其實不用高聲傳, 那兩個龍威軍本來就站在殿外了,皇后的聲音響起他們就邁進來了。
看著走進來兩個禁衛,身上竟然還帶著兵器——這些龍威軍是後宮值守,進皇城不用卸去兵器, 再想到龍衣衛這些日子的表現,御史想了想,如果喊殿內值守將兩人趕出去,可能會看到禁衛在殿內打起來的場面。
太荒唐。
罷了罷了。
不管他們說什麼,不理會就是了。
丁大錘無視殿內青紫紅袍官員們,徑直走到前方:“臣奉命查荊州中正訪問鄭夏案已經有了結果。”
比預想中快,楚昭高興道:“好,快講來。”
丁大錘退到一旁,接下來的事他不擅長,殷參事將拎著的箱子開啟,拿出案卷開始介紹。
“經過調取案卷,荊州郡城走訪,查詢相關人等,查出真正的案犯,荊州中正遲於,遲於已經供認不諱。”
“這是罪狀。”
他展示給諸人看,遲於的筆跡,鮮紅的手印。
殿內一片安靜,如同面對皇后說話,無人回應。
但與先前又不同,不少官員們神情微動,眼神交流,些許躁動。
殷參事並不在意無人回應,從箱子裡依次拿出文冊,講述查辦過程,詢問筆錄,證據,略有些陰柔的聲音迴盪在殿內,語調沒有起伏,宛如流水一般流過每個人的耳邊。
站在佇列末尾原本失神茫然的朱詠漸漸凝聚,他不由探身向前看,不止他,站在後列的官員們都晃動著身體,向前看去。
荊州中正售賣考題,三個考生買了,但其中一個腦子不太靈光,被一個讀書人發現,然後不僅不安撫,還把這個讀書人打了一頓狠狠威脅,這個讀書人想不開又憋屈,留下一封血書懸掛在橋邊,自己投河自盡。
事情鬧大了之後,荊州中正當然不會自己認罪,把鄭夏當成替罪羊。
“遲於知道鄭夏能左手寫字,在問詢時授意差役打斷了鄭夏左手,這是差役供狀。”
“我們從鄭夏少時讀書的書院,找到了他留下的詩文集,其中有左手書寫字跡,左右手字跡果然不同。這是證物。”
“為了給鄭夏定罪,遲於送國子祭酒黃金百兩,這是兩人之間書信往來證據。”
這個案件並不複雜,可以說非常簡單。
唯一複雜的是人。
能買考題的人,是荊州世族大家子弟,跟荊州上下官員彎彎繞繞有關係。
售賣考題的中正官,出身名門,聲名顯赫。
而國子祭酒就更不用說,遠在京城的高官,一個州郡的讀書人在他眼裡螞蟻一般不起眼。
官衙差役不會去仔細查問他們,更不會也不敢拷問。
所以這些人隨意動動手一推,鄭夏這個出身單薄無權無勢的小官吏死路一條。
“如今一干案犯皆押進京城等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