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近些日子過得精彩,彷彿活在戲文裡。

眼裡誰都沒有的何遠突然對林緣大獻殷勤,關鍵林緣還不理他,之前幫忙幹活不領情就算了,竟然還嫌棄得不行,似乎生怕人看見。

徐英忍不住了,一起出山下地的時候悄悄問林緣:“你倆幹啥呢?他圍著你做什麼?”

“他又在逗我玩兒,你別上當。”林緣悶頭走路。

徐英回頭看一眼,何遠拖著步子墜在不遠處,只盯著林緣的背影,她不理會,他就煩躁得抓頭髮。

何遠確實很煩躁,自從那天之後,林緣就沒再跟他說過一句話。

下工之後林緣安安分分地回家,也不一個人出去了,他找不到任何能跟她單獨相處的時間。

他犯了錯,有心彌補,她一點機會都不給。如果被他攔住,也是軟的硬的都不吃,一次兩次還好,時間長了,他又焦又燥,完全拿她沒辦法。

知道她是故意給他氣受,但何遠再惱,也捨不得就此丟開手。

已經過了農曆年,這個年代沒有富貴得流油的人家,卻有忍飢挨餓也要下地幹活的公社社員,日子過得並不富足,老祖宗傳下來的節日卻不能荒廢。

唯一的供銷社正是一年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那貨物從牆角跟堆到四五米高的屋頂,貨架子塞得擠不出來一絲縫隙,你想得到的東西這裡幾乎都有賣。

售貨員是份十分體面的差事,沒點本事還站不到這裡,像現在這樣忙碌的日子,站在櫥櫃後面,頗有點指點江山的意味。

大家閒下來了,也喜歡扎堆往供銷社門前一坐,看著進進出出買東西的人也是一種樂趣。

小孩子們一年到頭難得有點錢攥在手裡,聽話一些的給爹孃收著攢起來,活潑愛鬧的就買了炮仗滿村子亂竄。

林緣和徐英約好去供銷社瞧瞧,臺階下一群老少爺們兒抽著旱菸,談著歷史朝代的閒篇,小孩子圍著你追我趕。

徐英和林緣手拉著手,一起從小斜坡走下來,“我娘讓我帶包鹽,你要買什麼?”

“我這不是日子將近了嗎?我娘跟那頭商量好了,叫我有空朝社裡走走,別到時候跟人一道進門,買什麼都不知道,那就真丟人了。”

他們這裡的習俗,新媳婦嫁去男方家裡之前,女婿好歹得帶媳婦進一回供銷社,挑一身整齊衣裳,以表示重視。

徐英一年到頭供銷社的大門朝那邊開都摸不清楚,怕關鍵時候露怯。

林緣看上一條圍巾,大紅色的,往徐英身上比劃,“這個怎麼樣?好日子穿大紅色,多喜慶,我都沒見過你用這樣鮮亮的顏色。”

徐英仔細看了看,覺得林緣眼光不錯,哪個姑娘家不喜歡鮮亮好看的呢?她的衣裳因為上工的緣故多是些沉悶的顏色,還沒有用過這樣又軟和又好看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