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悍婦有悍婦的好
章節報錯
“馬神婆,您還記得我不!我是阮家的那個。”
馬神婆揹著從祭壇上抄來的東西,都走到東邊村口了,卻被追來的阮譚氏叫住。
她回頭睨了這胖農婦一眼,挑眉:“幹啥?”
阮譚氏塞給她一把銅錢,雙手合十,點頭哈腰地祈求:“神婆,能不能幫幫我們?這邊有件事,只有您能幫我們!”
馬神婆接過銅錢,往地上吐了口唾沫,只掂了掂,並沒有急著收起來,問,“就這麼點錢,開壇做法可都不行,頂多就是跨個火盆。你們請神仙咋就這麼點誠意啊?連最小的神仙都不屑理你們!”
她先數落了幾句,不客氣地哼了聲,才將錢塞進衣服裡,“算了,先說說吧,看我能不能用過往的面子,請神仙通個情理。”
“小事,真的是非常小的小事!”譚氏哄著她,挽住她的胳膊,回頭看了眼村口,見沒人瞧見,說,“您應該記得之前漂到河上的那個小傢伙吧?是這樣的,上次想將她送走嗎?這會兒我婆婆反悔了,希望您能鐵口直斷,把她給說成福星,就是帶在身邊能賺錢的那種。”
“胡鬧,這又不是我瞎說的,是福星還是災星,這都是八字定下!她就是一個喪門星,到哪兒都討不到好運的!”馬婆子慎怪地斜視譚氏,不懂這瘋婆娘在說什麼。
這是在藐視她吃飯的傢伙嗎?就算那些都是她胡編亂造的謊話,也不能改口啊。
村民們可都知道她給阮家這個小娃娃看過了啊!如果現在改口了,那她這個神婆還要不要面子了?
見馬婆子不樂意,譚氏居然沒有繼續哄她,假模假樣地嘆氣:“這樣的話,那我就只好去找姜婆子了。聽說姜婆子最近道法見長,連城裡都聽說她的事了呢。人家那符可是貨真價實的,隨便噴個水,符都能燒起來,可用不上這些什麼木炭啊,雄黃啊,燻得整個屋子都是難聞的煙……”
她說著,一把伸進馬婆子的衣服,把那些銅錢全摸回來了。
“哎?你這個婆娘,給活神仙的錢怎麼能拿走?搶錢啊,有人搶錢啦!”馬婆子一見錢沒了,吃了一驚,又去搶她手裡的錢。
兩人在村口樹蔭下你來我往地奪了好幾下,累得氣喘吁吁。
譚氏就是沒讓她得逞,手心裡死死攥著這銅錢:“你喊啊,你再喊啊。全村人都去吃仙草了,你喊破嗓子也沒人來幫你!”
馬婆子咬牙,蒼老聲音中滿滿都是嫌棄:“就你這點錢,塞牙縫都不夠,連回城坐個板車的錢都沒有。你都把錢拿來了,哪裡還能拿回去的?這是給活神仙的供奉!”
“活神仙你個屎殼郎!”譚氏就是不給她,揭穿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的把戲,你還要我說更多的嗎?那種招數,我隨便去找個乞丐都能扮。不就是想利用你在村裡這丁點名聲嗎?你以為我為啥不像弟妹那樣神神叨叨?這些都是老孃當年玩剩下的!哼,天下婆子都一個樣,死要錢,連這幾枚銅錢都貪!拿了還想不幹事……你跟我婆婆是胞姐妹吧?要錢要成這個德行!我呸!”
“啐!活神仙怎麼會是騙子呢?你這樣褻瀆神仙,小心死後下阿鼻地獄,永世不得超生!”馬婆子罵著,氣喘吁吁地坐在一塊大石頭上,緩了好幾口氣,才拍著老腿,妥協道,“得作孽啊真是作孽啊,你這不要臉的潑婦,十幾個銅子都不給我……得了,我這就去說,你要我老婆子怎麼說?說什麼?”
譚氏胖臉上露出得意笑容來,只將手裡的銅錢分給她一半:“最近不知道哪個嘴碎婆子,又把喪門星那事提起來了。要是破屋那個擔心她汙名,不將她帶去城裡,那可就糟了。你跟我回家裡作法,香爐都給你點好了,耽誤不了你多少時間,旁的進屋再細說。”
馬婆子伸出手,問她討錢:“啥城裡?你在說啥?你把這些統統給我!”
譚氏挺胸,自以為拿捏住了馬婆子就等於辦好了這件事,鼻孔朝天:“那個你不用管,反正我家男人說的準沒做。你照做就是了!事成之後再給你另一半,不然你這狡猾的老東西才不會乖乖做事!”
……
狗蛋哥哥說的沒錯,村南果然有好多好吃的。
阮萌萌的嘴裡塞得鼓鼓囊囊的,將阿孃給她的錢都快花光了,肚子都吃得鼓出來了。
她一點都不想吃那山楂糕,覺得這根本不能幫助她消化,只會讓她更加撐。
吃到後來,狗蛋哥哥吃不下,就連阿火哥哥都吃不下了,只剩她還坐在阿風哥哥的脖子上,把食物渣子掉了他滿腦袋。
每年村裡火把節都有做燒仙草的比賽,彩頭曾經給過紅木凳子、織布機、半大不小的香豬之類的,總之是農家生活裡需要的東西,今年的彩頭是一個銀月簪子,很受姑娘們喜歡。這些心靈手巧的姐姐們便拿出了看家本領,做好吃的仙草來賣。
當然也有人別出心裁,沒有做仙草凍,而是做成了仙草餅,仙草麻糬之類的,可天氣炎熱,這些都沒有冰冰涼涼的仙草凍更受歡迎。
既然是比賽,就有評選規則,以往就是靠村民們買的份數來算的,今年也是一樣。餐具用的都是砍下來的竹筒,和昨天吃的那些差不多,只是上面都有用刻刀做過記號,防止濫竽充數。
“吃好啦!竹筒還給你!”阮萌萌將一竹筒的仙草露喝完了。
莫如風小心扶著脖子上的阮萌萌,接過竹筒,遞給攤位後的牛珍兒。
這已經是最後一家還開張的了。
他們就是想先把別家的都吃完,再來吃她的,只買了兩竹筒,一個讓阮萌萌全喝了,另外一個李狗蛋喝了一口,莫如火喝了兩口,剩下都給沒喝過的莫如風了。
莫如火和李狗蛋都說今天的沒昨天的好喝,說不好是因為吃飽了,還是牛珍兒改了配方。
他們覺得,牛珍兒就是昨天想打出這口碑,讓大家都來她攤位上買。一眼望去,牛珍兒身後堆的竹筒是最多的,看來銀月簪非她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