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料浸透烙餅的同時,還順著餅的邊沿往下流著。

一口下去,又香又脆。

“這餅!真不錯……唔……真香!”一個排隊領到飯計程車兵邊吃邊含糊不清道。

緊跟其後的,也領到了餅,迫不及待啃了下去,沒有說話的功夫。

後面排著隊的將士早就聞到了味,看著前面領到飯的人吃的這麼開心,腹中饞蟲鬧得慌。

吃到餅的,無不誇讚這廚子的手藝好。而學這門做餅手藝的普通士兵看到同僚吃得如此痛快,心中也有了些許的希冀。

回鄉以後,許是能做些小買賣。

郭旬帶來的匠人有限,一個人同時最多帶十幾個徒弟,然軍營這麼多人,還有不少等著求學的,根本教不過來,學不到手藝的人不免有些著急。

辛泰說了,這群師傅會在這裡待上數年,讓他們別擔心,這才安撫了下面的人。

等第一批人把手藝學了個差不多,可以獨當一面後。

西北的冰雪開始融化,地面鬆動,是時候跟胡人談談開辦工廠的事情了。

胡人知道晉人按許諾的要求來開辦工廠,順帶無償傳授給他們手藝,購買他們的貨物。

驚訝之餘心中竊喜。

晉人雖信守承諾,但在他們看來,有些蠢得厲害!

若是換做他們,跟人打了敗仗投降,哪會如此熱情?

失敗者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別說是給東西了,定會把他們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

不少胡人的貴族沉浸在其中,沾沾自喜,覺得自己雖然輸了,但佔了個大便宜。

全然忘了自己每年要賠牛羊的事。

這商貿往來的文書籤訂以後,他們便能從其中買到不少的東西,以前稀缺的鹽和布料,從今往後再也不會少了。

一個個,當真是比過年還高興。

之餘郭旬說的,要選些婦人來學手藝這件事他們自然是滿口答應。

郭旬簽訂條約的時候,是帶著鹽鐵糖過去的,在胡人看來誠意十足。

“郭大人,您要是覺得人少了儘管說,我們定能給您準備好充足的人手。”胡人的使臣帶著頂皮帽子熱情道。

站在他身後的多是跟他一般戴著皮帽子的男子。

胡人的貴族喜歡戴狼皮的帽子,長長的批在腦袋後,跟長了跟條狐狸尾巴般。

身份地位越高的,這帽子越長,據說在祭拜神明時,胡人的可汗還會佩戴一定拖得有幾人長的皮帽子。

郭旬打量著身前的幾人,帽子都長到了腰際,說明這些人的地位都不一般。

在郭旬看來,胡人野蠻未開化,喜歡戴著這樣的帽子也是尋常。

“諸位大人,在下還有一件事未言明。雖然這做出來的東西我大晉能全部收購,但這貨物是有標準的。”

“譬如這黃油,我們天熱時按罐子收,天冷時按塊收。油必須清澈見底,黃油塊必須通體瑩潤,不得有瑕汙。”郭旬一樁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