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可以不做的,可不做又覺得對不起自己腦袋裡的知識。”

萬紅梅從建立女子醫館就確定了這一點,他們本可以順應這個世界的一切規律,生活在普通人中間,憑藉著自己的所學的本事做一個無憂無慮的富貴閒人。

自己顧著自己可以活得很好,不操心其他人的死活。

可從前所生活的環境教會他們的道理並非如此。

人既是個單獨的個體,更是群居生物,所以她得做。

“我本來想著製出了青黴素,能救更多的病人。現在看來,還是我不行。”萬紅梅說道。

“我就是個普通大夫,我握著手術刀緊張的時候會手抖,就接生過幾十次,開膛破肚做手術我做不來。現在只會開些簡單藥方,高深的劑量我還學不來……”

“說到底還是本事不夠,要多學!學到老,活到老啊!”萬紅梅嘆氣道。

“娘,其實除開了青黴素,還有其他藥,你要不要來試試?”雲桃早有準備道。

一開始幫萬紅梅找資料時,雲桃便翻閱過了大量的文獻。

哪怕萬紅梅的青黴素很快成功製成了,也得考慮產量,使用方法及保質期。

雲桃甚至翻找到了一批戰爭時期的資料,醫護人員在一窮二白的情況研製青黴素。這份資料中囊括了許多的失敗案例記錄,讓雲桃驚喜的是,還有後代研究員的點評。

點評中介紹了其他同型別的抗生素磺胺類藥物,一種在染料中發現的抗生素,可以人工合成。

譬如乙醯苯胺,是一種白色結晶粉末,早期使用的解熱鎮痛藥物,因為具有較大的副作用,早被日新月異的現代醫學淘汰了。用來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流腦、鼠疫等就是一件大殺器。

至於副作用的帶來的呼吸系統刺激、頭暈面板過敏,腎功能一定損害等,就不值一提了。

胺類藥物好儲存,保質期長。

只要原材料齊全,不僅比青黴素簡單,而且產量還大。唯一的問題在於,做這個要學化學。

雲桃想了想已經交給她爹的化學書,不禁對她娘道,“娘,你可以跟我一起學化學,互相督促。”

雲桃給萬紅梅介紹了胺類藥物後,萬紅梅也回憶起了早些年代用的胺類藥,確實是因為淘汰而很少見了。

“可以試一試!”萬紅梅點點頭道。

“我年紀大了,笨了些,學起來可能慢一點兒。”

雲桃:“娘,活到老,學到老的,您別急!”

在雲桃的忽悠下,夫妻倆彷彿又回到了當初在學校的那段時光,一起抱著化學書學新知識,甚至督促彼此背書。

雲桃這個老師當得並不容易,想晚上偷偷摸摸給兩人一起上課基本不行,只能白天偶爾抽空輪流補習。

雲桃似乎也體會到了當年小學時候父母輔導子女功課的感覺。

對此,雲桃只能表示,出來混,都是要還的!

自從萬紅梅開始學化學以後,就把醫館裡的瓶瓶罐罐收了起來,帶回家裡,準備日後再用。

醫館裡的女醫們好奇了一陣,但並未多言。

那婦人也好了起來,退燒以後逐漸恢復了精神,痊癒回家。

而萬紅梅依舊跟往日一樣看病,向醫館裡的其他大夫請教知識,教導女醫,再回家抱孫子,學習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