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治國良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胡人的手中的羔羊和馬匹都是珍貴的東西,同時也可以開放邊域的聯姻。
需要說的地方太多了,雲華春想到哪裡說到了哪裡。
甚至還提出一點,加強西北的基礎建設,例如籌建來往西域各國來往通商渠道等,在這個基礎上擴大西北的兵力,讓他們不敢生出別的心思。
讓西域各國的人看看,也讓胡人看看,大晉的百姓日子如何好。
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心理落差。
長此已久,胡人不足為慮。
這其實就是他們那裡的民族融合問題。
天底下的人誰不想過好日子呢?
可好日子只是屬於少部分人的,下面的大多數百姓日子過得並不好。
國家強盛繁榮,百姓的日子好過起來。別的國家自然是不敢攻打你,連帶他們那裡的百姓都想換個地方生活。
他們那裡的移民就是這個。
不過移民的話雲華春可不敢說。
如今的胡人如此兇猛,把他們放進來,不是把餓狼放入羊群嗎?
再說了,他們也只會騎馬放羊放牛,大晉沒那麼多的草原給他們放,他們移民過來也不回種地,沒啥用。
雲華春想到哪裡些到哪裡,寫完以後刪刪改改,把他十幾年看新聞聯播的經驗翻出來,找了一些官方詞措寫了上去。仔細斟酌一番,終於謄寫出一張最完美的答卷,交了上去。
議和不是明擺的事情嗎?陛下怎麼會拿這個考驗他呢?
雖然這個信交上去有暴露自己的嫌疑,可雲華春是真的想這天底下再無戰事。
打仗不好一點都不好。
臨了,雲華春在末尾加了一句。
陛下,臣是逃過難的人。逃難的日子真的太苦了,臣是走運才逃到了這裡。臣逃的早,這一路忍飢挨餓,拼命往前趕。轉過身時,屍橫遍野瞧的不少,何況如今?
大晉的錦繡山河,不應滿目悲涼。
所以臣在這裡種地教學生,希望他們能吃飽穿暖,能懂禮儀,能支撐起大晉的未來。
雲華春寫完這些,把信寄過去。
他就是愛種地,他甚至趕打包票,大晉上下沒一個種地能比他們家強的。
畢竟他們家空間裡裝著的是現代科技優良過的品種,還有他們從現代帶來的知識。
所以,陛下您哪怕接受了我的提議,也別來找我好嗎?
我是真的只想種地教學生!
雲華春的信送得飛快,沒幾天就被遞入那亭臺無數的皇宮內院。
帝王看完這封信以後,沉默了許久,終是冷哼了一聲。
“去把鍾達給朕喊來!”長孫翰開口道。
帝王說這話的時候帶著幾分怒火。
他不是不滿意雲華春的答案,而是太滿意了!
他既有治國良策,為什麼不早點兒獻上來!反而得他這個做皇帝的大老遠寫信去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