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摘的幹蘑菇還剩半袋子,紅棗也有曬乾的。

袋子裡的乾糧已經不到兩百斤了。

萬紅梅猶豫了半天,還是告訴了家裡人她的決定。

“以後要省著些糧食吃,家裡的糧不夠了。”萬紅梅說道。

雲華春聞言,“要不我少吃點兒,給你們留點。”

他能餓肚子忍著,可不能讓妻女也餓肚子。

“你餓著肚子也不行,真不夠了,再不省著點吃,後面的糧食真要吃完了。”

即便有空間在,這事也瞞不住。

萬紅梅說這話的時候,村裡的人都在忙著做飯。

鍾達剛剛給姜銜蒸完餅,聽到了旁邊馬車的話。

“我車裡還有一些,銜兒胃口小,吃不了多少,我分些給你們吧。”鍾達開口道。

雲華春立馬拒絕了,“鍾叔,我們怎麼好要您的糧食呢?再說了,這家裡的還沒吃完呢。”

“等走出這邊的地界,去城鎮裡買糧食都行,餓不著我們的。”

雲華春說了一些話來寬慰鍾達,打消了他的心思。

哪怕所有的人都沒糧食吃,他們也不用擔心。畢竟空間會一直重新整理,總之就是餓不死他們。

村裡人是早就開始餓肚子。

負責給雲家趕馬車的石大柱一家餓得不行。

將軍給的糧食是按人頭和年紀算的,他家倆兒子,三個大人,一頓能吃下去幾斤,還吃不飽。

負責做飯的是石大柱他娘孫氏。

孫氏做飯沒什麼講究,隔十來天做筐餅子。

做好以後攤在一旁,等餅子涼下來放幹了能存好久,餓了就啃上一口。

這逃難路上,孫氏摸索出了一套做餅的門路。

做窩窩頭雖然方便,但窩窩頭乾的慢,還是餅子攤開方便。

餅子裡面的水不能加多了,加多了放潮了容易長毛,還有會發酸的,都不太好吃。

餅子做得不大不小,少放些水,擱個過夜的功夫就幹了,還能讓家裡少砍些柴火。

以前還能往餅裡摻和上野菜,野蔥一類的東西。

現在,天冷了什麼都沒有。

原來的一天兩頓也改成了一天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