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苦命的人,虧得她咋熬過來的。投奔到你們家,算是他們投奔對了。”

田帶娣被賣給錢貨郎,跟著錢貨郎回到他南面的家鄉,那之後錢貨郎的身子就不大好,家裡裡裡外外的全憑田帶娣一個人操持。

人生地不熟,男人指望不上(他前半生的辛苦全用來買她了,然後他就不成了),艱苦的生活環境,田帶娣究竟是怎樣辛苦煎熬才生存下來,還養大了幾個兒女。夏至不敢去想。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田帶娣是個強大、甚至可以說是偉大的女人。

田帶娣長的並不好看,但是夏老太太卻說她是歹竹出好筍:“跟她那沒人性的爹孃不是一路人。”

夏老太太願意幫助這樣的人。夏至也願意幫助這樣的人。大傢伙都願意幫助這樣的人。

因為有了住的地方,田帶娣一家每天可就忙活開了。一家人都是眼睛裡有活的,他們不僅幫夏至家幹活,到了後院也搶著幹活。他們每天還會去土坡那邊收拾,雖然忙碌,但精氣神兒卻越來越足。

這天,就是田帶娣一家搬去土坡住的日子。其實那邊的房子剛定下來,他們就張羅要搬過去住,不過被夏至給攔住了。夏老爺子還特意翻黃曆給他們挑了這個日子。

土坡的房子已經大變樣,不再是家徒四壁的模樣了。炕上鋪了炕蓆,炕梢是堆疊起來的被褥,用白底繡花的包袱皮蓋著。地下有兩個櫃子,還有桌椅。堂屋裡的灶上已經安了大鐵鍋,旁邊還有碗架子,鍋碗瓢盆一應俱全。

這些東西都是大傢伙接濟的。

一家人入住,夏橋還帶著一群小蘿蔔頭在大門口放了兩掛鞭炮。田帶娣一家分文沒有,只有住的地方和傢伙事兒當然還是過不了。夏至送了兩袋糧食,一袋餑餑,一袋土豆,一百顆白菜,夏老太太和夏三叔兩股各送了一袋餑餑,一百顆白菜。

另外,村裡還有不少人家送了糧食和白菜過來。

有了這些東西,田帶娣一家只要儉省一些,就足夠過到明年夏收的時候了。

田帶娣、錢貨郎一家喜極而泣,同時也帶著滿心的感激。田帶娣一個勁兒地說她忘不了夏家的好,也忘不了大興莊鄉親們的好。

他們這算是落到好地方了。

幾天的相處下來,田氏和田帶娣相處起來終於有些像姐妹了,而田帶娣的幾個孩子也和夏家的人熟悉了起來。

錢妮兒經常跟夏至、臘月、陳杏兒、孫蘭兒幾個在一起做針線。然後她自然就知道了這些年靠山屯兒田家是怎麼搜刮夏家的。

“……你們離的遠,也有離的遠的好處。”臘月就跟錢妮兒說,“你們要是住的近,估計你姥爺家看上的就是你了,到時候非得讓你給那個傻~子田大寶當媳婦。”

小姑娘們年紀相仿,熟悉了之後說話、開玩笑就沒有顧忌。

田家人跟田氏串通,想要夏至給田大寶做媳婦的事,幾個小姑娘都已經跟錢妮兒說了。

錢妮兒就連連點頭。她本來就對田老頭一家極為陌生,在靠山屯兒受了冷遇,對田老頭一家更是一點兒好印象都沒有。

“他們心眼太壞了。沒有人性。我哥我們都說了,我們也跟他們斷道兒。”

錢大郎和錢二郎也知道了這些年田老頭一家的所作所為,他們還因為自己母親的遭遇而深恨田老頭和田王氏。

孩子們都很齊心,他們對田老頭一家只有厭惡和恨意。至於田帶娣和錢貨郎兩個,他們並沒有明確的表態。但大家都明白,在靠山屯兒的那一夜,再熱的心也得冷了。

又是一個集日,田帶娣一家也跟著到臨水鎮趕集。他們倒是沒什麼可買的,不過是到繁華的市鎮上見見世面,慢慢地也開始活的像是一個人。

夏至領著小黑魚兒先就到了聚賢樓,她把一封信交給李掌櫃,讓李掌櫃儘快給李夏送去。在這封信裡面,夏至就將家裡最近生的事情都跟李夏說了,其中包括臘月和錢月來定親的事,也包括了田帶娣一家來投奔的事。

李掌櫃接了信,答應當天就會打人送去府城。然後他還讓夏至放心,關於五月幾個的流言蜚語已經沒有了。

李掌櫃用了手段,他並沒有跟夏至說細情。夏至也沒問,最近她處處留心,確實是沒人再說五月她們什麼了。

“李掌櫃你費心了。”夏至就跟李掌櫃說了自家殺年豬的日子,邀請李掌櫃到時候去吃飯。“我知道你事多,所以提前跟你說了。你可不能不去。”

李掌櫃客氣地推辭了一番,因為夏至非常堅持,他最後還是答應了。他知道到時候李夏和田括應該都會來,他正好陪著兩位少爺一起到大興莊。

夏至跟李掌櫃又說了幾句話,然後告辭出來,這個時候臘月、陳杏兒、錢妮兒還有小樹兒就都在外頭等著她了。

夏至帶著大傢伙先在街裡逛了一遍,她還拿出錢來,買了些吃的用的東西給大傢伙分了。臘月、小黑魚兒和小樹兒經常見到這些東西,陳杏兒和錢妮兒卻是客,夏至額外多買了些東西給這兩個小姑娘,然後她另外捎帶了兩份給孫蘭兒和孫希兒。

在臨水鎮上逛,陳杏兒還好一些,錢妮兒幾乎是見到什麼都稀奇。從南面逃難到北面來,這一路上他們一家並不是沒有經過大鎮店。不過那個時候他們想的只有要怎麼吃飽,晚上睡在哪裡,又不知道前路究竟如何,心中惶惶,根本就沒有心情領略大鎮店的繁華和風光。

但是在大興莊住下來,情形就完全不一樣了。錢妮兒特別羨慕夏至、臘月她們,覺得她們生在了好地方,天生就有福氣。

所以說,這世上就沒有什麼是絕對的,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

逛完了街道和集市,夏至就帶著大傢伙回到了夏三叔的炸薯條攤子上。夏二叔和夏二嬸今天也來了。他們已經跟老黑學會了烤肉,今天是過來看地方的。

他們看上了夏三叔攤子旁邊的地方,想把烤肉攤子挨著夏三叔的炸薯條攤子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