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章 儀式(第3/3頁)
章節報錯
這也是常有的事。包餑餑的時候自家人手就不夠,就會請親近的乾淨利落的大姑娘小媳婦過來幫忙。你來我家幫忙,我去你家幫忙,這麼著忙活上一兩天,把餑餑都包出來。
孫蘭兒幹活利落,幾乎一個頂兩個。她還問夏至晚上包餑餑的時候缺不缺人。“秀兒問了,要缺人她也來。”
“那就讓她來唄。”夏至立刻就做了主。
夏家包餑餑其實不缺人。夏至找了孫蘭兒來,以及現在讓孫秀兒來的緣故,主要還不是為了幹活。大家湊在一處說說笑笑的,為的是開心。
夏至這邊跟孫蘭兒說定了,才扭頭跟夏老太太說。
夏老太太也喜歡熱熱鬧鬧的,尤其是乾淨利落的小姑娘們,那是有多少她都歡迎的。誰都沒想起來要找大丫和二丫幫手。田氏也沒讓她們過來。
挑好了豆子,夏老太太就帶著媳婦和孫女們燒火煮豆沙。豆沙不好煮,對火候的要求特別嚴格。夏老太太最會煮豆沙了,就連夏至也到堂屋來給夏老太太打下手,順便學習如何煮豆沙。
夏老太太對媳婦和孫女們並不藏私,把其中的訣竅都說了。不過有一句話,自古以來都是不錯的。那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比如說夏二嬸,她這輩子都煮不好豆沙,雖然當時看著她也認真地學了。
吃過了晌午飯,面已經發好了,豆沙也準備妥當了。因為家裡富餘了,夏老太太還往裡面加了不少的糖,然後舀出一碗來給夏至嘗。
夏至就吃了一口,頓時滿足感爆棚。她喜歡吃豆沙,尤其是紅豆沙。夏老太太煮的紅豆沙因為沒有加豬油,所以在滑膩感方面就略微遜色,但是確實夏至更喜歡的口感和甜度。而且這樣的豆沙也更加健康一些。
夏至說好,夏老太太自己也嚐了一口,然後就笑了。“今年加的糖多,比往年都甜。”夏至買回來糖幾乎都給用掉了。
“沒關係,咱們過年再買唄。”夏至不以為意。
夏老太太就將那碗豆沙給了小黑魚兒,讓他和侄子們去分吃了。小黑魚兒抱著碗,身後依次跟著小樹兒、小夏林,夏楊,像一串小尾巴一樣。夏柱眼巴巴地,終究沒敢跟過去。
這是夏二叔和夏二嬸囑咐他的,讓他有個大人樣,尤其要跟小樹兒區別開來。他可是就要娶媳婦的人了,如果還跟小樹兒、夏林和夏楊幾個分吃豆沙,那可就太難看了。
尤其是被夏老爺子、夏老太太還有夏至看見了,肯定更不能點頭同意。
傍晚,天漸漸地黑下來,外面滴水成冰,這就是包餑餑的最佳時間。因為這種時候蒸出來的餑餑放到外面去,才會在最短時間內從裡到外都凍的透透的,才能儲存更久。大家都選擇在晚上包餑餑,就是這個緣故。
平時做飯做菜男人們都不上前,但是今天夏老爺子帶頭坐在了桌邊,然後就是夏橋。
夏二叔和夏三叔卻沒有上前。
夏三叔特別不好意思,可是沒辦法,他別的活計都能幹的挺好,就是不會包餑餑。如果強要他包也成,就是包出來的餑餑不僅不好看,上鍋蒸之後還保準會露餡。
據說以前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也讓他包過一回,不過蒸出來兩屜的餑餑之後,他們就把夏三叔給趕下了桌,不肯再讓他包了。
夏二叔也不會包餑餑,他是從來都沒上過桌。據說夏秀才也是一樣。
“你們倆一會就燒火。燒火的活就交給你們倆,還有二柱,也幫你爹燒火去。”夏老爺子就吩咐。
郭喜媳婦和郭玉環都在桌子旁邊幫著包餑餑,郭喜沒上桌,夏老爺子也沒吩咐他。不過他還算有眼色,主動出去幫著燒火了。
除了夏家自己人,來幫忙的有早就說好了的孫蘭兒和孫秀兒,武老太太也來了,她還帶來了兩個兒媳婦和兩個小孫女。武家的兩個小孫女都和夏至差不多的年紀,做家務活已經很利落,包餑餑也是熟練工。
像她們這樣的女孩子,六七歲的時候就會幫家裡包餑餑了。
大家高高興興地包餑餑,隨口嘮些家常。五月突然開口:“哎,大丫和二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