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魚兒和小樹兒的肚皮還都鼓著呢,晌午他們都沒少吃。

夏至默默地拿出兩顆大山楂丸,給了小黑魚兒和小樹兒各一顆。這是助消化的藥,不過因為主藥是山楂,而且還加了蜂蜜煉製成丸,所以吃起來就甜甜的。小黑魚兒完全是把這個當成糖豆在吃的。

夏老太太在旁邊瞧見了,就忍不住地笑。“十六帶回來那些藥,可都是好東西!”

夏老太太連連點頭。

夏至上次從府城回來,除了各種吃食和尺頭,她還買了好些常用的丸藥回來。這是缺醫少藥的年代,普通人家不是大病,一般都不會請郎中,也不會開方買藥。但這不等於他們對藥品就沒有需求。

恰恰相反,藥物對於他們來說,是極為珍貴的。

夏至買的都是常用藥,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用了一些都很是珍惜。而他們手裡有從府城買回的丸藥的事不知怎地傳了出去,就有上門討藥的。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都是心善且手鬆的人,真有需要的上門,老兩口就沒有駁回的。丸藥現在剩下的不多了,老兩口的在大興莊的人緣卻又提升了不止一個臺階。

就是現在夏三叔和夏三嬸出門,那些原本不大熟近的人也都主動招呼。夏家在大興莊說話辦事,都更順當了。

“這些年了,你大姑都沒想起這個事兒來。還是我們十六想的周到。”夏老太太就感慨著說道。

何止是夏大姑沒想起來,就是夏秀才在府城這些年,也沒想起過給家裡買些常用藥備著。別看田氏那麼顧孃家,她也從來沒往家裡捎帶過這些東西。

所以說到底,夏至就是那個最貼心、最周到的孩子,也就是最可人疼的。

夏老爺子和夏老太太雖然沒說什麼,但平時家中說話做事,都將夏至抬到了高於幾個兒子的地位,雖然夏二叔和夏二嬸私底下有怨言,但他們表面卻不敢說什麼。至於夏三叔和夏三嬸他們,卻是很信服的。

再到夏至同一輩的,就更沒人說什麼了。大家都覺得這是夏至該得的。

要熬油了,夏老太太就問夏至,是打算回前院去熬,還是就在後院熬。如果在後院的話,那都不用夏至動手,她保證給夏至把油熬好。

夏至想了想,覺得沒有必要來回搬動,晚上的餃子也是要在後院吃的。“那就在這熬吧。就是要麻煩我奶了。”

“說啥麻煩不麻煩的。”夏老太太立刻洗了手,穿上圍裙,快手快腳地開始切板油,“我只要一天還乾的動,我就能給你們幹一天,我高興。”

這個你們,甚至都不包括夏三叔,夏老太太的意思,單是隻夏至和小黑魚兒兩個。

夏三嬸下晌沒出門,聽到動靜也到上房來幫忙。

“那我先回家一趟。”夏至就說。有夏老太太和夏三嬸,還真就不用她自己動手了。

“嗯,把話跟你~娘好好說。別忘了把你們家油罈子拿過來,一會熬好了好裝油。”夏老太太就囑咐夏至。

夏至答應一聲,就往前院去。

夏橋是早就回到前院去了。小樹兒卻沒走,他幾乎亦步亦趨地跟著夏至,這個時候就歡呼一聲,跟小黑魚兒一起在夏至身前身後蹦蹦跳跳的,陪著夏至回了前院。

夏至趕集買回不少東西,但卻家門都沒進,都拎去了後院。而且,幾個孩子晌午飯都是在後院吃的,其中還包括了夏橋。

夏至進門的時候,田氏正在生氣。

&nbsp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