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樓裡氣氛並沒因為神武帝遇刺而顯得凝重,在神武帝身邊是幾名方才登樓成功的才子才女。

他們輕言妙語把神武帝哄得十分開懷。

一掃方才遇刺後的沉悶。

阿九隨著內侍走進來,稍稍瞄了一眼,神武帝不愧是開國帝王,大風大浪都經歷過,他很有興致的垂詢方才天下第一樓出的考題,聽到莫昕卿的解法後,臉上露出一分驚訝,別有深意的目光打量莫昕卿。

“陛下?”

“開山王用此法解開過謎題。”

神武帝滿懷追憶,昭華郡主斜睨莫昕卿一眼,“你見過父親遺留下來的手稿?”

莫昕卿唇邊含笑,款款的福禮,“臣女一直很敬佩開山王爺,王爺的手稿臣女不曾見過,倒是聽外祖父提起當年王爺的智勇雙全,從殘存下的傳說中,臣女推演出來的。”

“輔國公?!”

神武帝問道:“他敢同你提起開山王?”

這句話讓莫昕卿楞了片刻,莫昕嵐在旁邊冷眼瞧著莫昕卿被神武帝反問,她們的外祖父被開山王沐逸教訓過,當時同開山王的關係並不親近,這一點莫昕卿並不知情。

畢竟莫昕卿一年中有大半年去山東老家陪伴老太太。

外祖父和舅舅們最為疼愛的人是她莫昕嵐、

莫昕卿見氣氛不妥,冷靜的回道;“外祖父粗中有細,最敬佩的人反倒不會在外人面前經常掛在最邊上,私底下,外祖父總是對臣女說,最佩服開山王。況且臣女也向往陛下一統天下時的英雄事蹟,英雄輩出,群雄逐鹿的年代總會有很多讓人銘記的事蹟。”

“二姐姐,也喜歡聽外祖父講那些事情吧。”

莫昕嵐被點名,在神武地垂詢的目光下,她也只能順著莫昕卿的話說,“外祖父對陛下敬佩有加。他說噹噹初見到您。就知道您是雄主,是一統天下的大英雄。外祖父曾說過,效忠於陛下您。是他一生中做過的最正確的事兒。”

神武帝目光在兩位妙齡少女中間遊走,出眾的相貌,出色的才情,她們不似輔國公的外孫女。

“莫冠傑。你的女兒著實不凡,朕看她們隨了你。”

“陛下過譽了。”

莫冠傑忙叩謝神武帝。“臣不敢居功,還是輔國公尋常教導的好。”

神武帝笑聲更通透,“不過,最出色的一個卻是你親自養出的。”

正好阿九屈膝:“見過陛下。”

莫冠傑最出色的女兒指得是誰不言而喻。別看莫昕嵐她們兩個又是成功登頂天下第一樓,又是奉承神武帝,幾次三番提起開山王。意圖拉近同開山王一脈的關係,好一頓忙乎。尤其是莫昕嵐一直等著徹底揚名立萬的機會,沒想到最出風頭的人不是她。

對阿九得到神武帝另眼相看,她總歸有幾分意難平,雖是她隱藏得很深,也想同阿九和睦相處,同阿九一較高下的心思同樣是存在的。

她今日才隱隱發覺,一項被她無視的莫昕卿同樣有著不弱於阿九的光芒。

究竟誰改變莫昕卿?!

還是她從沒弄明白自己的八妹妹?

神武帝對阿九和顏悅色,即便阿九方才沒有跟過來,昭華郡主也沒少在神武帝面前提起阿九的出色,神武帝由此對阿九更多幾許的好感,“方才多虧你提醒朕。”

“臣女只求盡到本分,做力所能及的事兒,陛下能轉危為安,不在臣女。”

“你同朕說說,再於誰?方才莫昕嵐說是朕天命所歸,莫昕卿說朕洪福齊天,竟然讓周氏撞見刺客捆火藥。”

神武帝扶著椅子扶手,目光灼灼的緊盯阿九,“她為周氏辯解亦有幾分道理,火藥若最開始就捆在刺客身上,危險性更大,弄不好沒見到朕,火藥先沾上火爆炸了,朕想聽聽你的說辭。”

莫昕卿果真細心如發,很少有人會注意刺客捆綁火藥的時間和地點,她偏偏想到了。

阿九低聲道;“若臣女說,錦衣衛指揮使陸大人當居首功,正因為有他面對突發狀況,不僅捨身護駕,還臨危不亂的坐鎮指揮,才讓陛下化險為夷。臣女以為,陛下既是帝國天子,萬民主宰,帝國的氣運是最強的,然再強的氣運,也需要能人忠誠之人輔佐。”

“陸天養在你眼裡就是輔佐朕的能人?”

神武帝冷哼一聲:“他給了你怎樣的好處,讓你處處為他說話?”

“臣女一路回京,多虧陸指揮使護送,對他自是多有感激。”阿九並不在意神武帝射過來冰冷的目光,揚起下顎,清澈的眸子裡除了真誠外,亦有一絲別樣,不屬於她這個年齡的從容氣勢。

氣勢不是絕對的優勢,可更容易讓她牽引著神武帝等人的注意力,讓她的話更容易被相信。

莫冠傑眼底閃過一絲訝然,記憶中的阿九聰明是聰明,卻沒今日的氣勢,他蹲詔獄時,阿九越發出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