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篤定和談勢必將不歡而散,故而也懶得去關注,只等著談判破裂,雙方再度大打出手,屆時不管誰勝誰負,他都要返回北齊了。

逗留在晉國這麼長時日,他亦著實有些想家了。

接下來便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和談破裂,大戰再起。

而早就歸心似箭的使團其他人員終於明白他為何遲遲不肯離開晉國了,當得知齊軍得到孟良丘以及贛州兩地後,隨後便介入晉國內亂,趙邯煜與黃玄仰不由恍然大悟,原來這竟就是陸院長諱莫如深之事!

這邊陸沉雖然懶得刻意去關注樊城正在進行的和談,但情報還是源源不斷的送到使館之中。

眼下東晉人心惶惶,樊城正在進行的和談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根本已無人再有閒心來監視使館的一舉一動,督監院潛伏在晉國的暗探也終於能夠鬆口氣,不必再謹小慎微,唯恐露出馬腳,以防被晉國朝廷發現端倪,給來個一鍋端。

論刺探情報,天下列國,恐怕沒有哪個官署衙門會比督監院更在行,樊城和談亦是機密之事,可陸沉卻是對和談的內容瞭如指掌。

督監院在東晉的諜報網厲害到何等程度?甚至連雙方和談人數多少、乃至談判結束後各自回營都私下裡說了些什麼亦刺探得一清二楚!

有諜報網源源不斷的傳來情報,陸沉遠在千里之外,卻不啻於親在和談現場。

至於和談的內容,與陸沉所猜測的亦委實別無二致,

和談第一日,雙方便刺刀見紅,各不相讓。

甘衡欲要陳閥以及聯軍退回黃澤江以北,陳閥必得裁減兵員,讓出五洲地盤,而這些被裁減的兵員和地盤都將由朝廷接手。

而且這些還不算完,陳閥即使答應這些條件,在僅剩的河州亦不能享有自制權利,朝廷將派專門官員監管,所有河州所產生的稅負以及種種銀錢收益,都得交由朝廷,陳閥不得私入囊中。

裁兵員,削地盤,斷銀錢,這三項無一不切中要害,陳幸之倘若答應,即便忍辱負重,將來想要東山再起,也沒有了本錢。

陳幸之豈能答應?

其軍師計無成旋即也對朝廷漫天要價,不僅朝廷所提的條件一個都不答應,還想要朝廷支付陳閥此次南下的軍餉三百三十三萬兩,另外還要賠償陳閥在此次戰爭中的損失合計一千二百萬兩,更要朝廷允許陳閥化州自制,不許干涉……

賠款這一項,一千五百多萬兩銀子,且不說東晉朝廷根本就拿不出來,就算能拿出來,甘衡也斷然不會賠償分毫。

再說化州自制,這分明就是想要朝廷承認容忍陳閥割裂晉國,有朝一日就算陳幸之自立稱帝,朝廷也毫無辦法。

甘衡當然也不會答應計無成的漫天要價。

他算計到如今之地步,是想要將陳閥打垮,甚至打死!

沒將陳閥徹底碾死已經是他覺得此舉只怕有些過猶不及,又豈會給陳閥賠銀、甚至承認陳幸之化州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