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昭微微頷首,也不知信沒信陸沉的鬼話,說道:“往事如煙,不提也罷,陸大人既有如此蛻變,也是造化使然,亦是我大齊幸事。”

陸沉寵辱不驚道:“首輔大人言重了。”

楊文昭手撫長鬚,似是有意,亦似隨口問道:“陸大人覺得儒家如何?”

陸沉一怔,實在是琢磨不清這位首輔大人的用意,思慮半晌,才緩緩說道:“當今雖說百家思想齊放,但能叫出名字來的,也就是儒、墨、法、道、農、名、醫、縱橫、陰陽等諸家而已,道家超然物外、醫家濟世救人暫且不論,墨家崇尚兼愛非公,實則只是白日做夢,不切實際……”

只是想問陸沉對儒家是何看法,沒想到陸沉竟是對諸子百家點評上了,楊文昭饒有興致,靜靜聆聽。

陸沉侃侃而談道:“法家推崇法治,但卻違揹人道,暴戾嚴苛,將百姓視為戰爭工具,整個國家都淪為戰爭機器,一切都為戰爭而服務!遵循法家制度施行,縱使能使國家一時強盛,但終難長久,外強中乾,治下百姓,早晚會揭竿而起!推翻暴政!”

“名家誇誇其談,比墨家更加不切實際,憑藉三寸不爛之舌,搬弄是非,妄言政事,最是令人不恥!”

“而縱橫家雖富盛名,所謂‘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究其本質,不過是以推動戰爭來實現自我價值,合縱連橫,哈,當今天下烽火不休,縱橫家可謂功不可沒!”

“至於陰陽家,曾經確有精通陰陽數術之高人,但眼下,哼,不過都是一群裝神弄鬼之徒!”

……

還以為他有何高論,結果沒曾想竟是將百家數落個遍,言語偏激,著實有失偏頗,連身為儒家掌門的楊文昭都有些聽不下去了,笑著擺手道:“好了好了,陸大人只說覺得儒家如何就好,不必談論別家。”

“儒家啊……”陸沉沉吟一聲。

不知怎的,楊文昭的心竟是隨著這聲沉吟而提了起來。

陸沉將百家都數落個遍,難道還能唯獨放過儒家不成?

楊文昭問陸沉儒家如何,可不是想聽他數落的。

如若陸沉當真數落儒家,屆時這張老臉該往哪擱?

楊閣老不由提心吊膽,不過他著實是多慮了。

陸沉數落諸子百家,那是因為面對的是儒家掌門,而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抬高儒家而已。

簡而言之,就是拍楊文昭的馬屁。

瞧這位首輔大人似乎有些緊張,陸沉一笑,隨即說道:“儒家,不用下官來說,這大齊盛世,已經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