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昭鬆了口氣,沉默半晌,忽而一笑道:“沒想到諸子百家都不入陸大人的法眼,卻唯獨對儒家還算推崇,老夫忝為儒家掌門,著實老懷欣慰。”

陸沉肅然起敬道:“儒家治下,河清海晏,萬民安康,大齊能有今時今日之繁華盛世,除了陛下英明神武之外,全賴首輔大人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楊文昭被拍的老臉紅撲撲的,饒是到他這般身份地位,城府必然深沉,被陸沉一通厚顏無恥的猛拍,亦不禁頗為受用,呵呵一笑,再次暗含深意的瞥了陸沉一眼,問道:“陸大人可願入儒家,拜老夫為師?”

陸沉聞言一怔。

入儒家?

拜這位首輔大人為老師?

這恐怕就是楊文昭過於熱絡親密的真正原因吧。

原來是真的想要拉攏自己!

先前在御前極力想要文帝任命自己做文官,並說出自己未來或能入閣之言,便是投石問路,率先丟擲的橄欖枝!

好傢伙,陸沉有些驚愕,沒想到自己竟當真成香餑餑了,連堂堂內閣首輔都來上趕著招攬。

當今大齊朝堂可全都是這位首輔大人說的算,如若入其門下,以後即使尸位素餐,再無功績,也必定能平步青雲,未來興許真能入閣也說不定。

而且別忘記,楊文昭除卻是內閣首輔之外,還是儒家掌門,做他的學生,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備受推崇,在天下文人中地位儼然,就算是年紀一大把的老夫子,也得恭敬的尊稱“先生”。

簡而言之,做楊文昭的學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簡直就是天下人夢寐以求趨之若鶩之事。

可陸沉偏偏同他人兩樣,如果儒家不從政,或者說沒有在大齊朝堂達到一手遮天的地步,面對楊文昭的招攬,他興許還會考慮考慮。

可惜儒家如今的鋒芒太盛了,這位首輔大人甚至直接插手干預立儲之事,別看現在君臣一心,跟真的似的,沒準文帝怕是早就對現狀不滿了,只是基於某種原因,一直隱忍不發罷了。

臣權並駕於君權,乃至壓過君權,必起禍事!

別看儒家如今在大齊朝堂根深蒂固,如日中天,但盛極必衰,陸沉可不信文帝一代雄主,會當真那般大度,坐視臣權凌駕於君權之上而無動於衷。

未雨綢繆,目光長遠,方能趨吉避凶。

所以陸沉委實不想同儒家攪和在一起,況且他本就沒想過平步青雲,做楊文昭學生的誘惑,也就自然沒有多誘惑了。

他沉吟良久,嘆道:“承蒙首輔大人垂青,下官不勝惶恐,亦自知才疏學淺,聲名狼藉,做首輔大人您的學生,只怕髒了您的名聲,辱沒了整個儒家。”

這話聽在別人的耳朵裡,或許會認為陸沉是真的不勝惶恐,可楊文昭何許人也,豈能聽不出陸沉這分明就是在委婉的拒絕?

首輔大人默然片刻,隨即一笑道:“也罷,既然陸大人過分自謙,不欲入老夫門下,老夫也不強人所難。老夫與陸大人雖無師生之緣,但同朝為官,陸大人年輕有為,以後有何難處,儘管向老夫張口。”

陸沉連忙道:“還得首輔大人多多提攜。”

目送楊文昭換道而行,陸沉摸了摸下巴,這位內閣首輔對自己招攬不成,可別對自己懷恨在心才是。